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第一课时资料.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重要语句翻译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烛之武退秦师》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解析 “鄙”名词活用为动词,“焉”“陪”为关键词。 答案 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是 很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 ;4、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不阙秦,将焉取之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 整,不武。吾其还也。 解析 “敝”“与”“武”“其”为关键词,前三个 并列分句均为否定判断句。 答案 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 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 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 ,不武。吾其还也。;6、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不阙秦,将焉取之 ?;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 ; 有一种文字苍老遒劲,那是我们古老的方块汉字;有一种声音永不消逝,那是先哲发出的智慧箴言;有一种精神永不褪色,那是先贤树立的人格丰碑;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那是仁人志士的振臂高呼。 辉煌的史册浸染着先人的血汗和泪雨,凝固着他们的英姿与智慧。不管他们的出身是高贵还是卑微,他们的事业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的一生是高歌还是低吟,也不管我们是肯定还是否定,赞扬抑或诋毁,他们都曽在这片热土上走过,他们也将继续以不同的方式活在后人的记忆里。;文言文该学些什么?;3、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并能翻译成现代汉语。;;5、一词多义。即一个词有多种含义。如“食”有“吃”、“吃的东西”“专指饭”等等词义,如何判断一个词究竟用哪个词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增强阅读能力。 6、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我国古代史书有哪几种体例? ;知识点归纳;总结文言现象;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何厌之有? 4、秦伯说 5、失其所与,不知;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数词二的大写) 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行李之往来(使者/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今有急而求子(您,对人的敬称/儿子) 越国以鄙远(边远的地方/粗鄙、低下) 亦去之(离开/距离) 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文言虚词;词类活用;既东封郑(在东边) 又欲肆其西封(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在黄昏);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形容词→名词;形容词→动词;使动用法;(烛之武)许之 (主语)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 (主语) (烛之武)夜,缒而出 (主语) 敢以(之)烦执事 (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介词);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 且贰于楚也 (于楚从属——介词结构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介词结构后置)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介词结构后置) 何厌之有 (有何厌——宾语前置);判断句;;文言虚词;;积累古 文语法;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 、 介词 、连词 、助词 、叹 词和代词。; 虚词的特点;2、多数虚词,一个词可以当现代汉语好几个虚词用。(虚词的一词多义);而、乎、何、其、且、所 为、焉、也、以、若、因 于、与、乃、则、者、之;8个虚实一体的文言词语;文言虚词的特点;【而】;;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然而,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缸作窗户,用草绳系门轴的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