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的公众概念与理论探讨.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关系的公众概念与理论探讨.pdf

公共關係的公眾概念與理論探討 壹、前言 公共關係(public relations )與公共(public )之間的關聯,許多學者專家至 今仍然無法給予明確的定義。Vasquez, Taylor (2001 )認為,即便許多領域 (包 括民主理論,社會批判、實證的傳播效果、公關)都想重新概念化公共(public ), 但公共(Public )在公共關係中仍是最模糊的字眼。而臧國仁(2001 )也表示, 對於公關公共一詞,學界迄今尚未對此加以釐清,過去相關教科書也未曾仔細討 論,一般的定義主要有二,其中之一是管理學派所指的「公共關係工作的對象」, 亦即俗稱的「公眾」;另外一個定義則是指涉組織所處的公共領域或公共空間。 因此,我們最少可以知道公關(public relations )一定與公眾(publics )有所關係。 早期傳播學者王洪鈞(1989)甚至將其公共關係的書名定為「公眾關係」,只可 惜的是,書中並未剖析公眾在公關的意涵與角色。因此,探討公共關係的公眾概 念及其所指公眾對象為何,是本研究目的之一。 既然公眾與公關具有密切關連,公共關係的理論與研究,亦不能忽略對公 共關係特定對象--公眾的研究,但過去相關公關研究缺乏探討公關公眾的概念及 相關理論。Grunig Hunt (1984)指出公關研究經常心中沒有公眾(publics ), 而黃懿慧(2004 )針對 90 年代台灣公關論文導向的研究發現,七成二的論文從 「組織」觀點探討問題,只有兩成六的論文採取「公眾」觀點,公眾取向的公關 研究明顯不足。不只公關研究如此,一般企業組織亦然,比起公眾,企業反而比 較願意與客戶、投資者、贊助者、員工等建立關係(Hallahan, 2000 )。 Karlberg (1996)在「remembering the public in public relations 」文章中進一 步指出,公關研究長期以來分為兩學派,學術研究與實務研究,前者以廣泛公眾 利益為導向,後者以贊助企業的利益為主。但近幾年來,學術研究也開始傾向特 定企業的利益,二者之間的分野已模糊不清,因此 Karlberg (1996)撰文喚起公 關研究應多關注公眾/公共以及公眾利益。這樣的現象披露出公關研究或理論已 與公共(公眾)漸行漸遠,行銷與管理導向的公關研究成為大宗。1 雖然近年來已有一些學者關注於公關的公共角色,如國內學者賴祥蔚 (2001 )即呼籲公共關係應加入公共及社群的思維,楊意菁(2006 )探討公民社 會與企業公民、社會責任之間的關聯,但這些研究並未直接探討公關與公眾之間 的相關問題。而國外討論公關公眾的相關研究,如 Grunig Hunt(1984), Hallahan 1 筆者近兩年在碩士班教導 「公眾與消費者研究」,即有學生質疑為何公共關係要學習公眾研究, 由此可知,公關的公共意涵在很多人心中是不存在的。 1 (2000, 2001 )等人雖立下不少功勞,但都未深入探討公共關係的公眾意涵及所 指對象,或是整理公關學門中相關的公眾理論,於是本研究另一個目的,即希望 整理分析公關相關的公眾理論。 黃懿慧(2001b )探討公關研究取向時發現,公關研究主題範圍廣泛,包括 管理、實務、專業議題以及學術主題,但研究目的主要導向應用性與市場性,基 礎性與理論的研究逐念式微。因此,本研究試圖從理論觀點,亦即採用文獻整理 分析的方式,討論公關公眾的相關概念,以及從議題動力與語藝論述層面探討公 眾理論,以期豐富公關公眾的理論思維。簡言之,本研究目的與問題如下: (一)公共關係概念下的公眾意涵及所指對象為何? (二)公共關係相關公眾理論的分析探討? 貳、公共關係與公眾概念 一、公共關係的公眾對象(指涉對象) 公共關係概念下的「公眾」究竟所指為何?過去的相關研究並未著墨於此, 許多文獻普遍將公眾指向公關相關人,如 Grunig Repper (1992)區分了議題 管理發展的三階段概念—相關人階段、公眾階段以及議題階段,暗示了相關人是 公眾組成的基本成員。從相關人理論角度而言,公眾就是與組織有利益上、權利 上關係的任何人或團體。也就是說,組織與公眾產生關連的關鍵,在於是否出現 狀況(consequences ),如果沒有狀況,各系統之間是獨立的,自然也不需要連結 公眾。於是組織必須決定其狀況為何,如何連結組織其他系統,如公眾或其他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