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一首〈清明〉绝句》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说一首《清明》绝句 周汝昌 周汝昌,1918年生于天津,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曾用笔名念述、苍禹、雪羲、顾研、玉工、石武、玉青、师言、茶客等。 我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堪为当代“红学泰斗”。 得一英才如此, 北来不为虚矣! ——钱锺书评周汝昌 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被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字音 词义 1.惆怅?? 2.料峭? 3.戛然而止? 4.趱路 ?(chóu chàng ):伤感、失意。 ?(liào qiào ):略带寒意(多指春寒)。 (jiá )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zǎn ) : 赶路。 文章结构 第1段:介绍杜牧和《清明》诗的地位。 第2-8段:具体欣赏《清明》的前两句。 第9-14段:对《清明》后两句的赏析。 第15-16段:称赞《清明》形式上的高明。 重点赏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七绝, 作者是从哪一个角度来“浅说”的? 作者选了“纷纷”,不但写出了春雨的特点,也写出了行人的心情,与“断魂”形成一个和谐的组合。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天气,再加上这样的情形——孤身一人,怎能不增添愁绪,不“断魂”。 “纷纷”,给人一种凄迷的意境,与“天街小雨润如酥”不同的意境。 1. 最能体现作者情思的字眼。 2. 最能表现意境的词语。 重点赏析: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借问”二字,点明了诗人作为他乡之客的身份,是对“路上行人”的进一步强调和对“断魂”之感的进一步衬托。“酒家”,则意味着可借以避雨、驱寒、散愁。诗到此,只是有了些许的暖意和新的转机,而牧童的出现,才使全诗的色调顿然明朗,使人几乎有满目生辉之感了。孩子的天真烂漫,和春天蓬勃的生机是那样吻合。他头戴斗笠,手持牧鞭,又带着田园恬静的气息,尤其是牧童小手一指,在诗人视野中出现了一幅迷人的画面:细雨迷蒙中,远处依稀见到一个红花绿树掩映中的村落,那杏花树丛在春雨沐浴中泛出鲜艳的粉红……可以想见,诗人孤寂的心灵得到了怎样的慰藉。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