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的可能方式木.PDF

个体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的可能方式木.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体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的可能方式木

维普资讯 2007年第 0l期 学■教■研奔 ND.01.2007 (总第 145期) StudiesjnPreschoolEducation SerialND.145 个体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的可能方式木 邓 达 木木 易连云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儿童道德教育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基石。在儿童道德教育已有的范式中,存在着 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个体道德叙事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新范式,体j~--f对儿童生命价值与实践 的尊重,其展开有静态表达和动态生成两种形式。 [关键词】个体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范式 当前儿童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儿童 自由地选择,也不能 自由地体验和感受生活,更不 叙事性思维的特点,忽视了故事的价值和作用,忽 能 自由地为 “我”和 “他者”负责,这样的道德教育注 视了叙事法的情境性。许多教师和家长甚至没有时 定是要失败的。现有的儿童道德教育课程试图从制 间给孩子讲故事,更多地是代之以道德知识的灌输 度上规制道德知识,形成一个宏大的道德知识图象 和规则的教导,这是一个令人非常遗憾的事实。正 和道德知识秩序,但是作为缔造心灵秩序的外显 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根据时代特点,如何根据 “符号”,道德知识 “格式化”的前提与儿童道德教育 儿童叙事性思维的特点,给叙事特别是道德叙事这 的目标取向是相背离的。强调致知,忽视本真生活 一 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赋予新的内涵与活力是一 经验和理智以外的其他生活时空,用 “知识”来抽象 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和割裂 “生活”,必然会导致对儿童 “生活”的遗忘。 3.忽视传统道德文化资源。 一 JL童道德教育呼唤新的范式 传统道德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是 (一)对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范式的批判 民族认同的根据。在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中,去传 1.违背儿童心理思维特点。 统道德文化酿成道德教育的 “无根性”是当前道德 根据布鲁纳提出的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 教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不仅对传统道德文 这两种思维模式及其特点,儿童的思维更多地具有 化缺乏深入的理解,因而随意地抛弃传统道德,同 叙事性思维的特征,叙事在儿童社会性和道德认识 时又对现代西方文化盲 目崇拜,以致在迷失文化根 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同时,叙事是儿童道德教育 源认同之后出现 “被迫性”的现代性追随,导致当前 的基本途径之一。可是,“长期以来,儿童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茫然。 的内容和方法侧重于例证性思维和抽象道德观念 4.儿童道德教育方法的异化。 的灌输,其弊端是道德教育疏离于儿童的心理世 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 界,凌驾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之上。”1]【 至今仍然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儿童施 2.剥离儿童的生活基础 。 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 在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中,成人往往把儿童看 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儿童符合规范的行为习 成是一个旁观者,而非 自由、能动的主体。儿童不能 惯的养成。这样的道德教育过程也就是科尔伯格所 收稿 日期:2006-11-12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 “中国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生‘命.实践’学校德育体系 构建”(课题编号:BEA060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gl~ ,E-mail:dengcla666C~om.corn — l5 一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