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时间调查分析.docVIP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时间调查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时间调查分析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时间调查分析某年7月23日,我区一宾馆有数十名住宿客人发生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在我市某医院就诊,初步临床诊断:1急性肠胃炎2疑似食物中毒。医院急诊科电话报告后,我中心立即启动了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组织食物中毒调查处理小分赴现场进行核实诊断。结果为食物中毒所致,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事件经过7月23日,某区一宾馆有29名住宿客人发生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医院就诊。该宾馆7月22日中、晚餐共有120人次就餐,其中40人次团体餐。当晚21时在该宾馆住宿的一客人突然感到上腹部绞痛,继而出现腹泻,并伴有恶心、呕吐、低热等症状,至凌晨1-3时发病人数逐渐增多,先后送到某区医院就诊,截止7月23日12时,共有29人发病。进行现场调查时,由于7月22日在该宾馆就餐、住宿的客人已离开宾馆,所以我中心工作人员只对就诊的29人进行流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填写了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 1.2 可疑餐次及可疑食品根据29名患者的个案调查资料,发病病人均为团体就餐的客人,分散就餐的客人没有发病。其中24人于7月22日中午、晚上均在该宾馆用过团体餐;有5人只是7月22日中午在该宾馆有过团体餐,晚上与朋友在他处用餐。所以初步推断可疑餐次为7月22日中午的团体餐。该午餐菜谱为:盐锔鸡、扒肘子、凉拌菜、肉段、红焖鱼、蒜蓉茼蒿、牛肉柿子汤、肉炒青椒、炸春卷、盐水虾。主食为米饭、馒头。在就餐的客人中未使用盐水虾的均未发病,可疑食品怀疑为盐水虾 1.3 潜伏期患者年龄在28~58岁之间,男性11人,女性8人。被调查的29名就诊病人中首例病人自述于7月22日晚21时发病,最后发病病人自述于7月23日晚12时发病,以7越2日午餐11:30为进餐可疑食物的时间计算,最短潜伏期为9小时30分,最长潜伏期为23小时30分。患者多数集中在7月23日凌晨1~3时发病,平均潜伏期为14小时 1.4 临床表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并伴有畏寒、倦怠乏力等症状。腹痛为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为水样便,少数水样便带粘液便。次数5次/天,最高达10多次/天 1.5 医疗机构诊断及治疗医院根据就餐病人自述及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急性肠胃炎、疑似食物中毒,对其进行抗菌、解痉和补液治疗后,患者病情均得到缓解 2 卫生学调查 在食品加工间,所使用的容器不锈钢盆没有标识,生、熟混用。凉菜间没有共加工人员使用的洗手池,切菜墩消毒措施未落实。通过厨师了解到,由于7月22日午餐有团体餐,上菜时间较集中,其在加工盐水虾时,烹调时间短,未彻底煮熟烧透 3 样品采集情况 7月23日医院急诊室现场采集患者肛拭标本10份,粪便1份,呕吐物2份。由于接到中毒报告的时间是7月23日,我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卫生学检查时,7月22日午餐的剩余食品已倒掉,所以没有采集到剩余食品 4 检验室检验结果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参照GB/4789.1-2003有8份(肛拭子7份、粪便1份)检出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经Nacl结晶紫增菌液增菌8h后,用氯化钠蔗糖琼脂平板分离,挑取圆形蓝色可疑菌落接种3.5%Nacl三糖铁琼脂:为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蔗糖;不产H2S菌落。(1)耐盐试验:无盐、11%NaCl胨水中不生长;3.5%NaCl胨水中生长旺盛。(2)靛基质试验:3.5%NaCl胨水中培养物加靛基质试剂为阴性反应。(3)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呈阳性反应。(4)V-P和动力试验:V-P为阴性反应、动力为阳性。(5)糖发酵试验:葡萄糖+、乳糖-、蔗糖-、甘露醇+、阿拉伯胶糖+。(6)溶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5 讨论与分析 5.1 食物中毒的诊断通过已有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结果、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制度潜伏期的计算,可以确定此次中毒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5.1.1 29名患者7月22日午餐有同一食谱的进餐史 5.1.229名患者临床表现相似,以腹痛腹泻为主,腹泻物为水样便 5.1.3此次中毒发病平均潜伏期为14小时,病程短,经补液、抗菌治疗后,病人即痊愈 5.1.4没有证据表明人与人之间有相互传染的现象 5.1.5 实验室检验结果, 有8份样本副溶血性弧菌呈阳性 5.2 预防副溶血性弧菌为革兰氏阴性的多形态弧菌,是分布极广的海洋细菌。在无盐的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含2%~4%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温度37℃及pH值7.4~8.0时生长最为适宜,在淡水中生长不超过2天,但在海水中可存活45天。此菌对酸极为敏感、耐寒冷。预防应紧紧抓住防止污染、控制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个主要环节。其中控制繁殖和杀灭病原菌尤为重要,低温储藏各种食品,尤其是海产食品及各种熟制品。鱼、虾、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