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偃旗息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偃旗息鼓

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偃旗息鼓上市融资本是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事情,但是从2010年中国互联网企业掀起上市潮到现在,整个局势从最初的“狂欢”急剧转变为“哀鸿一片”,让人对资本市场运作的风云变幻不胜唏嘘 当当网、人人网、凯斯网络、麦考林等近一两年赴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到如今股价跌幅已经超过80%,优酷网和土豆网的跌幅也高达60%以上,近于遭受“灭顶之灾” 2012,在电影中是世界末日的代名词。古老的玛雅文明曾经预言:“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样的预言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是放在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上,却似乎颇为恰当 这轮上市潮给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海外资本市场并不必然是天堂。没有足够的盈利能力,没有诚信的企业品质,没有在海外资本市场的运作经验,海外上市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2012年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将偃旗息鼓 中概股变“中忽股” 中国互联网企业能够集体赴海外上市,最关键的原因是其背后的中国概念。在经历过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中国互联网近十年来一直稳步发展。用户规模迅猛上涨,新型互联网应用也不断呈现,可谓欣欣向荣,前景无限 美国纳斯达克等资本市场最注重企业未来的成长潜力,因此中国互联网企业受到欢迎,上市的大门敞开 麦考林作为首家赴海外上市的中国B2C电子商务企业,在上市当日股价飙升56.91%,报17.26美元。此后最高一度冲至18.50美元,市盈率高达120多倍,可见美国股民对中国概念股的偏爱 不过中国互联网企业上市之后的一系列负面新闻,却让美国股民大失所望。波及所至,国外对中国的负面印象更加深刻 上市一个月后,在麦考林公布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之后,股价出现戏剧性的变化,短短48小时之内,股价从13.38美元跌至6.65美元,跌幅高达50.3%,让人大跌眼镜。据随后的专家分析和美国投资者的集体诉讼,外界对麦考林最大的质疑在于“过度包装”和信息披露不完整 麦考林为突出线上业务的增长,将原本被视为独立业务的目录邮购业务一并并入线上业务,遭到质疑。在美国投资者的集体诉讼中,麦考林被指控在与IPO有关的《股票注册上市申请书》以及《招股说明书》中包含或允许包含重大错误或误导声明,违反了1933年《证券法》。同时在IPO完成后以及2010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10年9月30日)结束后,麦考林均未披露公司的毛利率已经受到成本和费用上涨的不利影响 这种刻意的掩饰行为让美国股民感觉“被忽悠了”,此后麦考林的股价一直低位徘徊,股价跌至1.19美元,可以说已经完全丧失了上市之初的融资意义 美国股市监管机构加大了对中国概念股的审查,加上一些“做空”机构的推波助澜,中概股的危机愈演愈烈。如今已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中概股企业遭遇不同程度的财务质疑,大量中概股企业处于退市边缘。其中绿诺科技(RINO)、中国高速频道(CCME)等已经被纳斯达克摘牌。2011年5月份,曾被认为软件外包明星公司的东南融通(LFT)也因为涉嫌造假被停牌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认为大量造假行为“严重破坏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言下之意奇虎360也受到连累 在中概股危机发生后,确实有不少财务上没有问题的互联网公司,因受到中概股危机的影响而出现股价下滑。同时一些原本准备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如迅雷等,也遭遇了估值过低等资本市场的负面反馈,而出现无法上市的结局。有业内人士预测,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的“窗口”已经关闭 其实,在中概股危机发生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在担心,海外资本市场如此变化无常,是否一定要海外上市? 海外资本市场的风险 11月2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上市的盛大网络宣布与Premium Lead Company Limited(盛大网络母公司)和New Era Investment Holding Ltd.(合并子公司)达成一项合并协议和计划。根据该协议,母公司将按每股普通股20.67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两股普通股)(“美国存托股份”)41.35美元的价格收购盛大网络所有剩余流通股。交易完成之后,盛大网络将实现从美国股市退出。这就是近期引起互联网各界人士热议的盛大网络私有化事件 其实选择退出美国股票市场的中概股并不仅仅有盛大,包括同济堂、乐语中国、安防科技、康鹏化学等公司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在中概股危机影响下的美国资本市场,早已不再是“香饽饽” 不少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如斯凯网络都曾有遭遇被“做空”的惨痛经历。“做空”在美国资本市场是一种合理的行为,有完善和成熟的机制。意指对冲基金事先认定某个上市公司存在股价必然暴跌的诱因,且该诱因被自己独家掌握,便采用融券的手法“借”来该公司的高价股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