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读大学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在美国读大学了

我在美国读大学 作为讲述海外学子生活的栏目,本版的“飞跃重洋”一直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和关注,被认为是了解国外大学生活的一扇窗口。之前,该栏目的供稿者大多是在国内读完大学后出国深造的研究生,随着目前中学毕业即出国读大学本科的人越来越多,更多的读者希望了解在国外读本科的情况。 于是,此次本版就集中选登了部分在中国完成小学至高中学业后,前往美国一些名校读大学的年轻人的作品,希望能通过他们的介绍,使更多的人能对美国的本科教育及其所带来的机会有更真实的认识。本版刊出的文章由名为“雁思”的美国大学教育与发展协会(ACCEC——TheAssociationofChineseforCollegeEducationandCareer)所提供。 生活篇在哈佛当清洁工 “清洁工”的意外收获 哈佛的清洁工分两种:一是专职的工作人员,二是学校自己的本科生。我属于第二种,还没有等开学就先开始了工作。作为宿舍清洁工(DORMCREW),我们参加的第一项活动便是“秋季打扫”,那是让报名参加清洁工的新生在开学前的一周里挣400美元的“苦力”活。 我们十二三个新手分成一组,由一个高年级的组长带队。我们中很多人连扫帚都没拿过,我本以为校方安排的工作会很轻松,却不知道学校发一个人的工资就指望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彻底地打扫一个房间有七个不同的步骤,做厕所清洁的步骤更多,我们200多个同学要在五天内为1600多名学生准备好清洁的宿舍,一天干下来不腰酸背疼可就怪了。不过埋怨归埋怨,做事归做事,无论吃晚饭时如何的“怨声载道”,但是第二天一早出工时总是人人到齐,一个不缺。 其实,我做宿舍清洁工并不是为了工资,而是想在开学以前了解一下学校环境,结识一些朋友,同时受一些难得的锻炼。抱有和我相同目的之人也还真不少,因为很多清洁工的父母不是医生就是律师,甚至有几个大款生意人。儿女在哈佛打扫宿舍,心疼的父母便跟着留在波士顿陪伴,只盼着等孩子下班后一家人能一起聚一聚。不知内情的人或许难以理解,学生好不容易挣来的辛苦钱,可是扣去税后,一周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够父母在学校附近住一天旅馆的开销呢。 不过除了正式工资外,我们多少能得到一些额外的收获。倒垃圾或扫地的同学总能在桌椅下、墙角里找到零碎的硬币,少的一天能捡五六毛,多的加起来能有四、五块美元之多。到了房间清除完毕,前房主留下的东西不是进了垃圾箱就是成为了我们的“战利品”。做清洁的最后一天下班,大家像是赶集归来:全套的畚箕扫帚、穿衣镜、沙发垫、折叠椅、电风扇……连溜冰鞋和打印机都有。 我和小戈尔同班 在哈佛,所有一年级的学生都必须住在专门给新生安排的宿舍(DORM)里。这样的宿舍一共有17栋,其中的13栋在哈佛老校园里,另外4栋虽然在校园外,但是离上课的教室都比较近。 宿舍楼大小不一,大的可容300人左右,小的仅可住20几人。所有宿舍楼都是男女生混住的,当然同房的室友必须是同一性别的。在开学前的那个夏天,上哈佛的新生都需要填写一份宿舍调查表。他们需要在表上介绍自己,填上想要室友的数量和对室友性格、爱好的倾向,以便学校在这方面尽量做到“人以群分”。 分配宿舍和分配室友不同,据说是随机的,但是多少还是有一些讲究。世代上哈佛的家族一般都住在同一个宿舍,甚至同一个房间。戈尔一家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前副总统的儿女们上哈佛一年级时都住他们爸爸原来住过的房间。现在轮到戈尔的儿子小戈尔和我同班,他也是住在那同一间房。而且据说,该房里还安有直通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电话,以防意外。 我所住的MASSACHUSETTSHALL(麻塞楼)建于1720年,是全美第二老的教育建筑。楼下三层是哈佛大学校长及有关领导的办公室,第四层楼住着一年级的新生。我们这栋楼今年一共只住二十一个学生,是17个宿舍楼里最小的一个。学校的导游向大家介绍说,住在这儿的学生都是经过学校精心挑选的“黄金儿女”(goldenboysandgirls),不知是真是假。但经过我们自己内部调查,发现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在宿舍调查表上填有诸如“喜欢安静”、“爱好看书”、“讲究整洁”等字样,却是确有其事。我想大概是校长们不喜欢学生在他们头顶上“大闹天宫”吧。 “过关斩将”吃食堂 哈佛所有的住校大学生都是凭卡进餐。伙食费和住宿费一样,都已经包括在学费里了。每位学生每个星期在学生卡上都记有21餐饭。学生卡上每个学期还记有五十元的零用钱,可以用来在食堂里“请客”。 大多数的新生都在学校专门为一年级开办的食堂里吃饭。食堂就在一栋高大的教堂建筑里,摆有800多人的位置。食堂两侧装满了两人多高的彩色玻璃,玻璃上的图片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教育家或学术界人物。以至于到校的第一个星期,我们吃饭时都只顾东张西望,对具体的食物倒没有怎样注意。 除了一年级的食堂以外,每个高年级的宿舍楼也都有自己的食堂。高年级的学生只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