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建设中寻找经济突破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生态建设中寻找经济突破口摘要:实现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是一种现实选择。目前新疆昌吉地区已经开始逐渐对林业发展建设进行了分析和合理定位,探索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文章对昌吉州特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林业建设;特色生态经济;自然环境;生态建设;昌吉州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4-0011-02 天山北麓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新世纪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天山北坡经济带被列为自治区优先和重点开发的区域。天山北麓的山盆系统是由能流、物流、生命流和文化流连接起来的,经过长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已经成为该地区自然生态和人文社会的支持系统,是干旱区最为本质的珍贵的自然资源存在和作用方式。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新疆经济的总体发展及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昌吉州林业建设的定位 昌吉州地处自治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山北麓的重点和首领区域的乌昌地区,总面积(包括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共8.9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土地面积的5.36%。2007年乌昌总人口为378万人,占全疆总人口的18%。GDP为1141亿元,占全疆的33.56%。即乌昌地区与全疆相比,面积约1/20,人口密度不到1/5,经济总量占1/3。天山北麓的山盆系统是由能流、物流、生命流和文化流连接起来的,经过长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已经成为该地区自然生态和人文社会的支持系统,是干旱区最为本质的珍贵的自然资源存在和作用方式。然而,随着近代人口剧增、农牧业结构单一、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和农药污染等一系列的干扰和破坏,导致山盆系统生态环境的严重脆弱与退化,对工农业生产、人民的生活条件与生存质量产生了恶性循环影响,严重阻碍了这一地区生态、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天山北坡区域生态环境特点是立体型结构,山地、绿洲、荒漠共同构成了天山北坡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完整生态系统,而维护这个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护绿洲的生态平衡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2008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新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仍呈现部分改善与局部恶化并存的态势。其中,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有所改善,但绿洲外围的绿洲-荒漠过渡带以及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质量仍有恶化趋势,草地仍存在较严重的退化现象 据此,昌吉州的林业建设定位应是“以加速生态建设为主体,以提高林分质量为抓手,以提高综合效益为手段,以推动科技应用为保障,以完善林木市场为动力,促进现代林业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二、昌吉州林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昌吉州立足“大干林业、干大林业”的指导方针,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围绕“南护天山、北治沙漠、中建绿洲”的区域生态建设发展布局,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着力构建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了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建设质量、建设成效的巨大突破。截至2010年底,全州森林资源总面积达到1249万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281万亩,占总面积的22.5%;人工林中,退耕还林123万亩,占人工林总面积的43.8%;“三北”防护林117万亩,占人工林总面积的41.6%;特色林果41万亩,占人工林总面积的14.6%。森林综合覆被率达到11.01%(全国为20.36%、新疆为4.02%) 从以上数字中得知,昌吉州的平原人工林85%以上为退耕地造林和“三北”防护林组成,以果品生产为主体的经济林不足15% 从资源现状上看,近、成、过熟林面积不足15%,中龄林面积不足25%,60%以上为幼龄林和未成林造林地 从林分质量上看,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退耕地成林效果最差,防护林中的基干防护林、绿洲外围防护林、主干道防护林、山区经济林成林效果一般,农田内部防护林和绿洲经济林成林效果稍好 从树种结构上看,退耕地和防护林造林树种以榆树、沙枣、白蜡等硬杂木类为主,生长周期长、生长缓慢、成材率低;经济林及退耕地中的经济林,以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效益显著,枸杞、醋栗居中,杏、苹果等效益较差 以上现状分析得知,昌吉州的林业现仍处在“规模小、质量差、成效低、体系弱、后劲乏”的欠发达阶段 三、在生态建设中寻找发展的立足点和突破口 昌吉州历年来的林业建设成效是毋庸质疑的,艰辛的付出、不懈的努力、顽强的抗争,使昔日荒芜的土地披上了希望的绿装。林业在昌吉州的历史地位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的“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