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研究南海东北部东沙海域内孤立波的结构特征
2015 年 第 60 卷 第 10 期:944 ~ 951 《中国科学》杂志社
论 文 SCIENCE CHINA PRESS
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研究南海东北部东沙海域
内孤立波的结构特征
① ①* ② ② ③④ ③④ ③④
拜阳 , 宋海斌 , 关永贤 , 杨胜雄 , 刘伯然 , 陈江欣 , 耿明会
①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上海 200092;
②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
③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④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 联系人, E-mail: hbsong@
2014-09-01 收稿, 2014-11-21 接受, 2015-02-13 网络版发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403503)资助
摘要 主要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研究了南海东北部东沙海域内孤立波的结构特征, 内孤立波的 关键词
类型是第一模态下沉型, 最大振幅有85.5 m. 内孤立波自最大振幅所处深度向下, 其振幅大体呈 内孤立波
线性减小趋势, 振幅随深度的减小率为0.2左右. 海底对内孤立波的波形会产生一些影响, 一方 孤立子
面海底可能会“切割” 内孤立波底部, 使之出现间断, 另一方面海底的“摩擦”会导致近海底的内孤 地震海洋学
南海
立波处会发育有较多次一级尺度的波动. 横向上看, 由地震剖面所得到的内孤立波视宽度, 需经
东沙
过一定的校正才能获得真实宽度, 本文所研究的两个内孤立波视宽度分别是4.52和3.36 km, 校
正后的宽度为0.5~3 km. 另外内孤立波处存在的垂向噪音反映出内孤立波具有很强的垂向剪切
力. 内孤立波水平波数谱与GM模型谱的对比研究表明, 其能量在低波数段比GM谱大两个数量
级左右.
南海的内孤立波(Internal Solitary Wave, ISW)一 潮, 黑潮入侵南海也可能为内孤立波的产生提供一
般是由内潮在特殊地形条件下所激发的存在于密度 些能量[ 8, 9 ] . 内孤立波的形态可分为单个的孤立子
跃层中的大振幅波动[1]. 南海具有复杂的地形与潮流 (soliton)和内孤立波群两类[2], 其中孤立子通常位于
[2] [3]
分布, 其东北部 和西北部 均为内孤立波的高发 深海区域, 在孤立子向陆行进的过程中, 有可能演化
区, 东北部相对更强, 是世界上内孤立波最为发育的 为内孤立波群[2,10]. 另外也可根据模态对内孤立波进
海域之一. 由于南海东北部的内孤立波具有振幅强、 行划分,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是针对第一模态, 关于
出现频次规律等特点, 因此在最近十几年中成为了 高模态内孤立波的研究和报道近些年也呈增多趋
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区域. 南海东北部的内孤立波发 势[11,12]. 虽然南海海底地形地貌的类型比较齐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