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期北方部族融入华夏国家精神历程.doc

春秋中期北方部族融入华夏国家精神历程.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秋中期北方部族融入华夏国家精神历程

春秋中期北方部族融入华夏国家精神历程摘要:鲁国境内的戎人在中原腹地,显示出自在的精神状态。来自北方的戎狄部族,自由出入日渐懈怠的华夏国家,周襄王出动狄人部队对付兄弟之国,足见当时戎狄部族的精神渗透力。春秋中期,在晋国的主持下,戎人与华夏各国在横函会见,从而结束了春秋前期北方部族在华夏世界主动进攻的趋势 关键词:戎人;狄人;攒函会见;精神 中图分类号:K28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11)05-0156-06 春秋前期,北方的戎狄部族进入中原国家,经过不断的融合,至春秋中期,戎狄部族在与中原国家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吸收华夏文化,显示出较高的文明程度,具有了教化礼仪的风范。本文主要选取戎狄与鲁国、周王室及其他华夏国家的交往,从而展现北方部族融入中原文明的精神轨迹 一、戎狄与鲁的自在精神状态 戎狄距离中原并不遥远,春秋伊始,戎狄部族与作为华夏礼仪之邦的鲁国就有交往,并且,在交往的过程中,戎狄部族并不缺乏礼仪,在与鲁国的言行对照中,显示出北方部族对于中原文化强大的吸收和消化能力 春秋初期,鲁国境内就有戎人居住,他们之间关系平和。隐公二年,据《春秋》载:“(春),公会戎于潜”,《左传》的叙述较明晰:“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居于鲁境内的这支戎人,经、传没有详细地叙述,不知道是哪支具体的戎狄部族,也无需去猜测,我们只看到,这支戎人并不封闭自己,他们与鲁国发生联系。杜预说:“戎而书会者,顺其俗以为礼,皆谓居中国若戎子驹子支者。”孔颖达疏曰:“戎子驹支云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计应不堪会盟,故解云言顺其俗以为礼也。沈氏云会据公往,戎为主人,故得随主人之俗以为会礼。朝据戎来,鲁为主人,戎不能从主人之俗,故朝礼不成。戎是西方之夷,必不远来会鲁,故知谓居中国若戎子驹支者也。”如此说来,则鲁隐公与戎人会于潜地时,戎为主人,故以戎人的风俗作为礼仪,在有风俗差异的情况下,能顺利会见,鲁隐公随戎人之俗固然不易,戎人有意识接近鲁国礼仪的努力亦不可抹杀 到了鲁庄公时期,我们不知道戎人是否与庄公结盟,庄公十八年(公元前676年),《春秋》:“夏,公追戎于济西”,这是一个现在进行时态的叙述,却是不知庄公为何追逐戎人,《左传》的叙述稍可寻思:“夏,公追戎于济西。不言其来,讳之也。”为何讳之?杜注:“戎来侵鲁,鲁人不知,去乃追之,故讳不言其来。”孔疏:“戎之入鲁,鲁人不知,去而远追,又无其获。边竞不备,候不在疆,所以为讳。讳此君之阙,亦所以示戒将来之君也。”杜注、孔疏将《左传》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较为客观适度。济西就是济水以西,这个地区的戎人就是惠公、隐公、桓公时期生活在鲁国境内的戎人部族,只是,他们与鲁国,不再是前几十年的结盟之好,已开始互相侵犯。按照杜注、孔疏,当是戎人侵鲁,才有鲁追戎人 若仔细体会鲁庄公在济水边追逐戎人的事件,同样能够感受到其中透射出来的自在。戎人侵入鲁国,并未大张旗鼓,等到鲁人发现,便追逐戎人,我们可以想象鲁国部队在济水流域四下奔跑,驱赶戎人,当然,其中的战争是免不了的,但主要的活动则是追逐,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既不知道后面的结局,也没有俘虏的记载,春秋时期,即使互为盟国,也有背盟的情况,在当时比较混乱的世界中,国与国之间互相侵犯,是正常现象,这支戎人部族在鲁国境内居住至少半个世纪,侵犯鲁国,更多意义上是开放姿态的体现。通过没有死伤及战争经过的记述,我们能够体会到戎人与鲁国之间关系的些许自在与轻松。在济水附近居住约半个世纪的戎人,分别与惠公、隐公、桓公建立友好关系,他们并不封闭,对于另外的人群,保持着相互沟通的愿望,并付诸行动,我们可以将此认定为戎人的开放性,也可以看作是文化较低的部族向文化较高人群的趋近,可以肯定的是,在与鲁国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戎人主动进入鲁国视野,也就不自觉地进人中原文化圈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还是能够触摸到春秋前期戎人与鲁国交往的自在。戎人并没有表现出特异于鲁人的地方,他们也不是游走不定的部族,而是一支长期居住在济水边的部族,在惠公、隐公、桓公时期,都与鲁人会见或结盟,关系良好,到了庄公中期,他们与鲁国人在济水边上互相追逐。没有守信与否,这就是真实的世界秩序,结盟只是短暂的承诺与信任。《春秋》叙述历史,简略而隐讳,公、谷释经,让历史带上了各自的概念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历史 佐传》叙述历史,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传达了当时发生的具体事件,杜注、孔疏,让经传更具体,落到了实处,在一定程度上,辅助读者更加接近历史 再来考察叔孙得臣灭长狄的事件。鲁文公十一年(公元前616年),据《春秋》载,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龄。《公羊传》这样解释经文:“狄者何?长狄也。兄弟三人,一者之齐,一者之鲁,一者之晋。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