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工作中出现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工作中出现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诚信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诚信;感恩;心理健康
随着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普及,高职院校中的贫困生人数不断增多,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贫困生工作的难度也日益加大,其中矛盾最为突出的是贫困生的认定及针对部分贫困生的诚信及感恩教育的缺失
一、贫困生认定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认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贫困生的合理认定是保证国家助学金准确发放的前提和基础。在贫困生认定问题上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贫困生认定标准的不统一。当前,各高职院校对贫困生认定主要是以考察其家庭条件为基础,但由于地区差异的存在而造成生活标准不同、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不同的现象,这就使得学校在认定过程中无法做到统一标准
因生源地的过于分散,学校无法对候选学生的家庭情况一一确认,因此在审核过程中就无法做到完全准确。而且贫困生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存在与其家庭经济的实际发展密切相关,有的学生去年还不是贫困生,今年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家庭经济条件就出现了困难
2.解决措施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之间也存在差异,在解决以上问题的时候具体工作细节也有所不同,但大致上都可以使用以下方法:首先通过一些可行的衡量指标来真实反映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此种方法准确性较高,但必须要求学生信息真实可靠,这就需要通过对在校生每月学习生活消费支出和学生缴纳学费的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学校学生消费水平线对贫困生消费水平进行界定,以此认定贫困生。并且尽可能地与生源地的党和政府基层部门进行及时联系,核实学生开出的证明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诚信与感恩缺失的原因及教育措施
笔者在近几年对贫困生诚信感恩跟踪调查中发现,部分贫困生有不诚信现象。比如考试作弊、违反校纪、不按时足额偿还助学贷款及利息等现象。因此加强诚信与感恩教育,对创建和谐校园有重要的意义
1.诚信与感恩缺失的原因
家庭因素: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家庭环境深刻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发展。“望子成龙”影响着许多父母,他们希望孩子“金榜题名”,但却忘记了对孩子进行诚信与感恩教育
学校因素: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许多中小学片面地把追求升学率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而高职院校又过多地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缺少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从而影响到了德育的效果
社会因素:目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贫富差距的加大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拜金主义思潮的涌入,使得部分学生凡事以得失来衡量,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而且目前社会上的一些低俗文化和不良网络信息影响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个人因素: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及新观念的能力非常强,但由于他们涉世未深,阅历简单,缺乏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对社会上的现象难辨真伪,常常把观察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作为社会本质,从而影响到他们感恩与诚信意识的形成
2.诚信感恩教育措施
完善诚信教育内容。对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首先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社会诚信体系及约束惩罚机制,为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提供制度和法律的保障;其次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失信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严惩不诚信行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诚信问题
建立感恩教育体系。学校应该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广泛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社会、学校、个人等各方面的努力去搭建感恩沟通的平台,促使贫困生将感恩外化,形成良好的感恩体系。教师也应该在感恩教育中身先士卒,贫困生父母也应以身作则,以榜样的作用带动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
三、贫困生心理健康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力度较大,但对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不足。许多贫困生出现了诸如自卑和自我抑郁、人际反应过度敏感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引发出更为严重的后果,比如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血的教训
1.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助困与育人存在脱节现象,重物质资助,轻心理疏导现象较为突出。目前困难学生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国家助学金等项目很多,党和政府以及学校在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方面,力度很大。然而,许多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随着经济上得到资助而随之解决
学校在建立贫困生教育的体制性、针对性和系统性方面还比较薄弱。形成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在一些贫困生的身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