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题之考场五视角
诗歌鉴赏题之考场五视角古诗鉴赏,动乎心,发于情,培养诗的感觉与悟性是根本,熟悉高考命题者设题的角度,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则不失为一种“终南捷径”
角度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
这里通常有两种题型,一是对诗歌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赏析,如对李白“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字加以赏析,对南宋汪元量的“北望烟云不尽头”中的“望”字加以赏析;二是对流传下来的不同版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区别分析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开放题,重点考查对关键词的鉴赏。“雁引愁心去”运用拟人手法,写大雁懂得人情,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含蓄地表达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并与下句“山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的拟人化手法
【备考指导】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性、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另外,古人评诗有“诗眼”一说,即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词。抓住了诗眼分析,我们就能看清这首诗的情感世界。如何判断诗眼呢?一般说来,诗眼都在全诗的后两句,因为诗人通常是先写景后抒情,最后两句往往是诗歌的主旨所在。另外,诗眼以表现力强的动词和形容词居多
角度二:概括语言特点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解题思路】白诗的语言风格,同学们应该多有耳闻,据传白居易诗写成后都要读给邻居家的老奶奶听,另外,课本中也有“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诗要写得通俗易懂”的话。参考答案:朴实无华
【备考指导】多了解,多记忆。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有:王维的清新典雅,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朴实无华,苏轼的豪迈旷达,陆游的悲壮忧愤,李清照的柔婉隽永,辛弃疾的雄浑悲慨。此外,下面五个适用范围较广的词语也是概括诗歌语言特点时常用的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如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二句
质朴:这类语言常见于叙事、抒情诗中,作者往往不刻意追求语言的华美,而是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直接叙述,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如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句,杜甫的“三吏”“三别”皆是此类语言的典范
绮丽:特点是用华丽的词藻、多变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如雍陶的《题君山》:“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用笔特点就是浓墨重彩
隽永:这类语言的风格是意在言外,作者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将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其中,让读者品味。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就是此类
简练:特点是语言简洁、凝练,注重炼字、炼句。如贾岛诗最明显的风格就是简练
角度三:理解、赏析一句诗
该角度分两类,一是对整句诗内容的理解;二是从整首诗中找出能够体现题目要求的一句诗,如从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中找出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故事的一句诗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解题思路】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悲愤心理
【备考指导】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诗句、再现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将原诗句描述得形象生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呢?这就要求我们“身临其境”,将自己置身于诗歌描述的环境,置身于历史大背景,抓住包含作者情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