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山县土地整理分区探究
铜山县土地整理分区探究摘要回顾了其他学者对土地整理分区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确定了土地整理分区的原则,采用主导因素和图层叠置相结合的方法把铜山县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土地整理区,并指出各整理区宜采取的土地整理模式、重点及方向
关键词土地整理分区;主导因素法;图层叠置法;江苏铜山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89-03
StudyonLandConsolidationPartitionofTongshanCounty
WANG Huan
(School of City and Environment,Xuzho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Jiangsu 221000)
AbstractThe other scholars′ researches of land consolidation partition were reviewed and the principles of the land consolidation partition were set up on their basis.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leading mark method and overlapping method,Tongshan County was divided into three land consolidation areas:the eastern area,central area and western area,and land consolidation pattern,priority and direction of each area were pointed out.
Key wordsland consolidation partition;leading mark method;overlapping method;Tongshan Jiangsu
土地整理分区就是依据土地利用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土地整理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将整个区域划分为土地整理类型与方向相对一致的几个区域。土地整理分区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每一区域土地整理的主要类型与方向,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土地整理标准,为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提供基础[1]。不少学者对土地整理分区进行过研究。如鞠正山等[2],在全国土地整理区划的基础上,对一级区和二级区的土地整理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涂建军等[3]指出了土地开发整理区的性质,并提出了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原则与依据,并在借鉴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叠置法和主导标志法来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张正峰等[1]用经济社会指标与自然指标相关延伸的方法,确定10项指标进行星座聚类分析,从而得出土地整理分区结果;蒲玲媛等[4]针对徐州市土地整理的特点,从徐州市土地资源的现状条件、用地需求等因素入手,分析了该市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徐州市土地整理的分区方案
铜山县经济发展较为活跃,是国家重要的产粮基地。但是,农村耕地减少,工业、商业等非农建设用地扩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5]。土地整理通过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综合整治,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手段。铜山县内部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不平衡,耕地资源分布不均,严重制约着铜山县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铜山县土地整理进行分区研究,对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整理活动、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铜山县概况
铜山县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环抱徐州市区,东经116°48′~117°42′,北纬34°1′~34°35′。铜山县地处黄泛冲积平原与丘陵岗地相间地带,地形由平原和丘陵岗地两部分组成。铜山县土壤主要分为山地土壤和平原土壤两大类型。潮土类为该区冲积平原的主要土类。铜山县总面积1 856.6 km2,耕地面积105 098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6.6%,人均耕地面积0.073 hm2(国际耕地警戒线0.053 hm2),林地49 459 hm2,占土地总面积26.64%。总人口118.2万人,农业人口98.35万人,辖20个镇,1个农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2土地整理分区原则
2.1相对一致性原则
相对一致性原则要求在划分区域单位时,必须注意其内部特征的一致性。相对一致性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限制性因素等方面的一致性[6]。其中,自然地貌单元一致性是自然地理区划所遵循的统一准则,因此土地整理区划必须考虑整理区地貌这一重要因素
2.2区域共轭性原则
即每个具体的区划单位都要求是一个连续的地域单位,不能存在着独立于区域之外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