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阆中市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思考

阆中市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思考水稻是阆中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5万亩左右,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2%,总产量13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35%。为了推进我市水稻生产科学发展,充分挖掘水稻单产潜力,使我市水稻生产迈上新台阶,2009年阆中市农业局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全省粮油高产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以展示优良品种,集成先进适用高产技术,建立专技队伍,树立片区标牌,总结高产创建机制的工作思路,切实开展水稻高产创建工作。通过认真组织实施,2009年水稻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2009年8月28日,南充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专家现场验收,通过现场收打和测量计算,测产结果: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612.5kg,千亩展示片平均亩产652.3kg,百亩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713.3kg,实现了水稻高产创建的产量目标任务。 一、主要措施 1.组建班子,明确职责为了保证水稻高产创建工作顺利实施,阆中市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专家指导组。领导小组的职责:一是保障创建工作资金到位。二是创建工作的管理、督导和协调制度。技术专家指导组实行首席专家技术负责制,其职责一是负责制定创建技术实施方案,编发技术资料;二是开展技术培训;三是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田间现场指导技术,及时解决农户高产创建中的技术难题 2.落实面积,明确产量指标按照“万亩示范、千亩展示、百亩攻关”的要求,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落实在河溪、江南、柏垭、飞凤、七里5个乡镇的15个村,120个村民小组,8959个农户,落实面积12095亩;千亩展示片落实在江南镇瓦房沟村,该村13个村民小组,1040个农户,面积1 352亩;百亩攻关田落实在该村4社,共75个农户,面积215亩。万亩示范区亩产指标600kg,千亩展示片亩产指标650kg,百亩攻关田亩产指标700kg 二、高产适用关键技术 1.选择品种选择经省或国家审定的适宜当地种植的Ⅱ优602、D优527等分蘖力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抗病、抗倒、高产的超级稻品种作为高产创建示范区的主导品种 2.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多年实践证明,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三早(适时早播、促进早发、提早成熟)、三省(省工、省水、省秧田)、两高(高产、高效)的突出优点。2009年示范区全部实行水稻旱育秧技术 3.冬水田推广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我市引进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连续3年小面积试验亩产超过700kg,显示了该技术较高的增产潜力。该技术具有3大技术特征:小苗浅栽,呈三角形;单本稀植;增施磷、钾肥,用足有机肥。2009年在示范区冬水田全面推广该技术 4.两季田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该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核心是:精量播种,培育壮秧(单株3-4个分蘖),牵绳定距,宽行窄株,栽两粒谷种秧。即:30cm行距,17cm窝距,亩植1.3万窝,亩植基本苗8万-10万株。该技术经我市引进,连续2年小面积试验亩产超过700kg。实践证明,该技术是两季田水稻主要增产适用技术之一,2009年在示范区两季田全面推广该技术 5.全面实施平衡施肥技术市土肥站为了摸清示范区土壤养分状况,建立平衡施肥指标体系,指导农民平衡施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稻产量。2009年,该站在示范区5个乡(镇)15个村内共挖取土壤样品215个,化验土壤养分含量,并举办平衡施肥培训班3次,发测土配方肥建议卡3850份。以此增强示范区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平衡施肥总的原则是:土壤缺什么配什么,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施肥比例: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粒肥、叶面喷施磷钾肥。2009年示范区内全部实行平衡施肥技术 6.科学管水2009年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改过去传统管水为科学管水。其具体方法是;浅水栽秧(田间保持水层深度1cm),薄水分蘖(田间保持水层深度2cm),够苗晒田,确保亩有效穗18-19万(全田分蘖有效穗达到80%时,排水晒田),复水孕穗、抽穗扬花(田间保持水层深度5-6cm),干湿交替灌浆(干时田间无水,湿时水层深度3cm。湿润灌溉),收获前7天彻底断水 7.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根据市植保站历年观察、记载、示范区内水稻主要虫害有水稻螟虫、稻飞虱等,主要病害有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为综合防治水稻病虫草害,市植保站采用水稻重大病虫害监测治理技术,及时向示范区农户发病虫草害植保情报,适时入户指导农户抓住最佳防治时机,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将病虫草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最低水平以下 8.推广机耕整田、脱粒机收获乘国家对农民购买农机具进行财政补贴的东风,在示范区内全面实施轻便小型动力机械耕田耙田和机械脱粒,以减轻示范区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高产创建几点体会 1.“行政、专技、农户”三位一体良性互动是高产创建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