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科举试赋考概要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国科举试赋考概要1

十国科举试赋考 提 要:科举试赋,自唐代以来,历五代十国而相袭沿用,成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式。然对于十国的科举试赋情况,学者少有关注,本文结合有关文献略加考证。 关键词:十国;科举;试赋;年代;篇目;考 科举试赋,由唐代肇其端,宋承其绪,元代改律体赋为古体赋,明清用八股文取士(当然,在明代的翰林院考试和清代的博学宏词、翰詹大考、庶吉士考试、童生、生员考试中均有试赋之举),这在学者的论文专著中,言之者在在皆是。然独于十国科举试赋情况多无论列者,即便是清代徐松的《登科记考》也仅是胪列五代的科考情况,而于十国无涉,清人吴任臣的《十国春秋》,记述十国掌故事实最为详备,然亦无《选举志》,今人岑仲勉先生所撰的《登科记考订补》一文,于唐代史实多有匡补,但亦未及十国。孟二冬先生的《登科记考补正》缘于体例,亦是如此。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十国设科取士虽规模不大,成效不显,但却也不乏时代特点和历史影响,作为科举链条上的一环,釐清其其关系,对于深化科举考试的认识不无禆益。 十国开考取士的主要有吴、南唐、南汉、北汉、前蜀、后蜀等。据史料记载,吴当时的选举并非礼部的考试,而只是一种随才而使的选官方式,其“诸科”选举,是否有进士科,是否试赋,还不能确定。然据《通鉴》条“淮南初置选举,以骆知祥掌之”胡三省注“丧乱以来,选举之法废,杨氏能复置之,故书”,说明杨吴选举多是承续唐末而来,与之应有形式上的相似性,但据现存史料还不能确证。前蜀多为制科,年份可考者主要有武成元年、乾德四年以及乾德五年三次。楚及荆南,皆行中朝年号,未有科举记载,吴越享国虽长,但亦未设贡举,与五代时期岭南相似,而是向中原贡士,以求取科第。北汉是十国中唯一的北方国家,也举行过多次科举考试,《十国春秋》“北汉卷”《王得中、段常、卫融、卢赞》传记言:“乾德改元,郊祀,融献《郊禋大祀赋》,改司农卿,出知陈、舒、黄三州。开宝六年,卒,年六十九。子偁、俦,孙齐,并进士及第。”然遍检《北汉书》,并无确切的科举年份和试赋记载。所以这里主要就南唐、南汉、后蜀的科举试赋情况,据《十国春秋》、《五代史》、《南唐书》、《南汉书》等有关史料和地方志略加考述。 南唐(公元937-975年) 南唐自认为接承唐代统绪,在科举考试上基本上沿袭唐制没有什么改变,且开科较早,考试科目与次数最多。史书正式记载在保大十年,如《江南别录》云:“烈祖初立,庶事草创,未有贡举,至元宗始议兴置。”《十国春秋》也认为:昇元建国以来,言事遇合,即随材进用,不复设礼部贡举,至是(元宗保大十年)始命(江)文蔚以翰林学士知举,略用唐故事,放进士卢陵王克贞等三人及第。《通鉴》、《马氏南唐书》、《陆氏南唐书》说法与此略同。现代学者大多认为在保大十年以前南唐即已行贡举。如任爽先生所著《南唐史》,认定在元宗以前的“李昇时期已经设置了科举,而且基本上没有间断”,周腊生认为首开科举在升元末(公元942年),陈秀宏先生也持是见。至于开考的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三礼、三传、九经、明法、童子等大小七科(从陈秀宏说),开考的次数,《长编》卷十六言“自保大十年开贡举,迄于是载,凡十七榜”;周腊生考证出首开贡举于升元末,自保大十年以来年份确定者为10次,大致推定年份的有4次,共15次(其中有误考、漏考);陈秀宏先生认定为十七榜:年份可考的有元宗时三榜,后主四榜;年份不可考者凡七榜。 综合各家而言,南唐贡举实际可考者约为11次:即保大十年(952年)、保大十一年(953)、保大十二年(955年)、保大十三年、宋建隆三年(962年,后主立,用宋年号)、乾德二年(964年)、乾德三年(965年)乾德四年(966年)、开宝五年(972年)、开宝六年(973年)、开宝八年(975年)。翰林学士江文蔚知贡举,王克贞进士第一,及第三人。《陆氏南唐书》载:“保大十年……二月……以翰林学江文蔚知礼部贡举,放进士王克贞三人及第。”《十国春秋》所载略同。 试赋:南唐在保大十年行贡举后,“旋复停贡举”,于停试贡举原因,《十国春秋》卷二五言:“元宗问文蔚:‘卿知贡取士,孰与北朝?’文蔚答曰:‘北朝公荐、私谒相半,臣一以至公取才。’元宗嘉叹。中书舍人张纬,后唐应顺中及第,大衔其言,执政又不由科第进,相与排沮,贡举遂复罢。”然元宗用徐铉言,“即令再行贡举”,时在第二年,即保大十一年春三月,“自此不复废矣”。陈秀宏据《全唐文》推测常梦锡可能为保大十一年知举官,然亦不确定。 试赋:无考 吏部侍郎朱巩知贡举,其它无考。 知贡举无考。伍乔进士第一,及第三人。周腊生引元嘉靖《池州府志》:南唐:伍乔:保大十三年,状元;又《重修安徽通志》卷一五四云:五代:南唐:保大乙卯榜:伍乔,贵池人……所论甚是。《十国春秋》卷三一:“及试《画八卦赋》、《霁后望钟山诗》,故事,中选者主司必延之升堂置酒。明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