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驱动搅拌器测定气液传质系数概要1
湖北民族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分离实验
实验名称: 双驱动搅拌器测定气液传质系数
实验人员: 陈孟(041040333)王振宇(041040331)
王丽(041040332 杨珊(041040334)
实验时间: 2013年6月
班级/学号: 化工班0410403班
指导教师: 石新雨
1、实验目的
气液传质系数是设计计算吸收塔的重要数据。工业上应用气液传质设备的场合非常多,而且处理物系又各不相同,加上传质系数很难完全用理论方法计算得到,因此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借用实验手段得到。测定气液传质系数的实验设备多种多样,而且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本实验所采用的双驱动搅拌吸收器不但可以测定传质系数,而且可以研究气液传质机理。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了解双驱动搅拌吸收器的特点,明暸该设备的使用场合以及测定气液传质系数的方法,进而对气液传质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
2、 实验原理
气液传质过程中由于物系不同,其传质机理可能也不相同,被吸收组分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整个过程决定于发生在气液界面两侧的扩散过程以及在液相中的化学反应过程,化学反应又影响组分在液相中的传递。化学反应的条件、结果各不相同,影响组分在液相中传递的程度也不同,通常化学反应是促进了被吸收组分在液相中的传递。或者将这个过程的传质阻力分成气膜阻力与液膜阻力,就需要了解整个传质过程中哪一个是传质的主要阻力,进而采取一定的措施,或者提高某一相的运动速度,或者采用更有效的吸收剂,从而提高传质的速率。
气膜阻力为主的系统、液膜阻力为主的系统或者气膜阻力与液膜阻力相近的系统在实际操作中都会存在,在开发吸收过程中要了解某系统的吸收传质机理必须在实验设备上进行研究。双驱动搅拌吸收器的主要特点是气相与液相搅拌是分别控制的,搅拌速度可以分别调节,所以适应面较宽。可以分别改变气、液相转速测定吸收速率来判断其传质机理,也可以通过改变液相或气相的浓度来测定气膜一侧的传质速率或液膜一侧的传质速率。
测定某条件下的气液传质系数必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测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传质量,并通过操作条件及气液平衡关系求出传质推动力,由此来求得气液传质系数。传质量的计算可以通过测定被吸收组分进搅拌吸收器的量与出吸收器的量之差求得,或是通过测定搅拌吸收器里的吸收液中被吸收组分的起始浓度与最终浓度之差值来确定。
本实验以热碳酸钾吸收二氧化碳作为系统,该系统是一个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过程:
(1)
CO2从气相主体扩散到气液界面,在液相界面与K2CO3进行化学反应并扩散到液相主体中去,由于CO2在K2CO3的溶液中的反应为快速反应,使原来液膜控制的过程有所改善。若气膜阻力可以忽略时,吸收速率的公式可写成:
(2)
或 (3)
(4)
式中 -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传递的CO2量;
- 增大因子;
- 液相传质系数;
- 气相传质系数;
- 气相中C02分压的平衡浓度;
- 液相中的C02浓度;
- C02的溶解度系数;
- C02分压,为总压与吸收液面上饱和水蒸气压之差;
- 吸收液上C02的平衡分压;
- K2CO3吸收C02的气液传质系数。
实验中以钢瓶装C02作气源,经过稳压,控制气体流量、增湿后进入双驱动搅拌吸收器,气体为连续流动,吸收液固定在吸收器内,操作一定的时间后取得各项数据,可计算出K值,此为一个平均值。
C02在整个吸收过程的传质量可用K2CO3中的KHCO3增加量来确定,即可用酸解法来得到,从每毫升吸收液在吸收前后所持有C02量的差可以确定C02总吸收量(操作方法见实验步骤中的分析方法)。
吸收在60℃下操作,使用1.2M的K2CO3吸收液,它的平衡分压可用下式计算:
(5)
式中 - CO2平衡分压 [MPa]
- K2CO3的浓度 [mol/L]
- 吸收温度 [K]
- 转化度 [无因次 ]
60℃时热钾碱上水蒸汽分压较大,应从总压中扣除水蒸汽分压后才是界面上CO2的分压。60℃碱液上水蒸汽分压可按下式计算:
(6)
式中 - 水蒸汽分压 [MPa]
吸收液的起始转化度和终了转化度均可用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