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工程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生态工程剖析

生产工程 农业生产,主要是利用水源优势,种植水稻。同时开发标准化蔬菜大棚,果园和苗圃。 牧业生产,主要是饲养蛋鸡,出栏商品猪,饲养奶牛,养鱼。 副业有烤鸭厂,酸奶厂,饲料厂,面粉厂和食品加工厂。生产的方向由原料生产向商品生产,粗放向集约转变。 生态工程 坚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形成了以沼气为中心的农,林,牧,副,渔复合的生态系统,在生态农业,农村能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 蟹岛 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的蟹岛成立于1998年8月,占地200hm2,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指定的北京绿色生态园基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成了一个衣食住行相对独立的生物链。 * 2.2 生态养殖厂工程模式 生态养殖场工程模式以辽宁省大洼县西安养殖场最为典型,它是一项以养猪为主,利用生态模式净化废水,产出多、效益高,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农-牧复合生态工程。 2.2.1 平面闭路的生态系统 猪舍 水葫芦培养池 细绿萍池 鱼蟹塘 稻田 废水循环 净化 利用 净化 净化 利用 净化 利用 利用 利用 2.3 基塘物质能量循环生态工程 桑基-鱼塘生态工程 利用鱼池(塘)堤坡栽植桑树,桑叶用于养蚕,将养蚕获得的蚕沙、蚕蛹投入鱼塘,为鱼类提供食料,鱼塘中鱼类吃剩的食料加上排泄物,可培育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又供鱼类取食,而沉落到塘底的饲料残渣及排泄物则被微生物分解,形成富含有机质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塘泥,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后挖取塘泥上桑基,既净化了鱼塘,又为桑基施入高效的有机肥。 草基-鱼塘生态工程 草基鱼塘是利用鱼塘的塘边坡地种草,以草养鱼,鱼池淤泥为草地施肥,促进草地增产为循环的基本模式。饲草的选择与栽培,通常以黑麦草为普遍,因其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应性强,是草食性鱼类喜食的饲料。 桑-蚕-猪-鱼生态工程模式 该模式是桑基-鱼塘生态工程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其流程是将蚕沙、蚕蛹、剩叶用于喂猪,猪粪施入鱼塘养鱼,加入生猪饲养这一环节更加提高了物质转化效率。 3 农业环境调控与保护技术 3.1 水土流失治理的农业生态技术 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的农业生态技术,就是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合理布设水土保持各项生物与工程措施,依据系统工程方法,安排农、林、牧、渔、副各业用地,使各项措施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形成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技术手段 3.1.1 植树造林治沟治坡技术 在坡顶岗脊栽树戴帽,开挖截流沟,控制坡水下山;坡耕地等高种植,修梯田,种植生物缓冲带;荒坡造林种草,达到拦截径流,蓄水保墒的目的;沟壑中修跌水、谷坊和塘坝,以便拦泥蓄水,控制沟壑发展。 3.1.2 植物篱笆坡地生态农业技术 植物篱笆依据生态经济原则选择物种(以多年生灌木为主),依据不同坡度、岩性和侵蚀强度设计篱带宽度和密度,采用沿等高线布设的方法,形成密集型篱笆,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篱笆带间为农地,进行农业耕作,与植物篱笆共同构成农林复合经营技术。 3.1.3 坡耕地培肥保水技术 改冬春施肥为伏秋施肥,主要结合伏秋整地施入土壤中;改浅施肥为深施肥;以农肥为主,化肥为辅,进行配方施肥;推广种植绿肥;根茬和秸秆还田。此项技术的实施,促进了土壤熟化,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3.1.4 土地永续利用的耕作技术 在发展畜牧业、增加土壤有机肥投入的同时,针对春旱、低温、早霜、土壤含水量低等自然特点,探索劳力、规模、技术三个效益统一的农机和土地相组合的模式,更新大型拖拉机、实行连片种植、建立土壤水库,进行土地耕作制度的改革,注重伏翻、秋翻,坚持深翻、轮翻、平翻后起垡和翻耙与深松相结合,有效地调节土壤中的水肥气热。 3.2 沙地培肥改土技术 沙地培肥首先要稳定沙面,使沙地固定,否则,因风蚀、风积的影响,培肥效果就不会显著。在沙河地区,除在主沙源营造防沙、阻沙林带以外,对已开发的沙地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其内以发展林果业为主,栽植桃、梨、杏、山楂、葡萄等,果树行间采用立体种植,间作套种花生、黄豆、牧草、西瓜等。 3.3 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田间灌溉节水技术。一般包括改进地面灌水技术,喷灌、微灌等新灌水技术,以及抗旱补灌技术。 田间农艺节水技术。包括地面覆盖、耕作保墒、合理施肥、以肥调水等。 3.4 防洪治涝技术 修筑和加固水利设施,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耕还渔和改种水田。 在沿江区域选择适当位置修筑拦洪大堤,拦阻江水的泛滥。堤内植造防风林带,堤外植造防浪林带,减轻洪水压力。堤内农田改造水田,并修筑排灌渠系配套工程,建造鱼塘,建设高产农田。 4 农业生态工程主要模式 4.1 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地资源的农林立体结构型生态工程 4.1.1 各种农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 农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并已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之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豆、稻轮作,棉花、麦套作,棉花、油菜间作,甜叶菊、麦套作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