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鉴赏概要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咏物诗鉴赏概要1

猜一猜下面诗歌所咏为何物 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形象分析 梅花 2、环境特点: 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3、自身特点: 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写) 4、作者处境: 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5、所言之志: 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6、手法分析: 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环境烘托。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特点 特点归纳: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或托物言志,或托物抒怀,或借物喻人,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艺术手法。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类型 一、描摹情态类 二、托物言志类 一、描摹情态类 ?? 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苏轼《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二、托物言志类 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抱负、愿望、情操等。 虞世南《蝉》 垂綏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所咏之物: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所抒之情:以蝉自况,表明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对自身品格的高度自信。 讨论: 如何鉴赏咏物诗? 三步到位: 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第3步:分析表现手法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策,被拒不纳。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策,被拒不纳。 不第后赋菊???黄巢(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 危救急; 爱读书,参加进 士考试,不中。 如何鉴赏咏物诗? 1、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5、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1、诵读解意 2、形象分析:鹰 环境特点:高峻挺拔的寒山、强劲迅猛的秋风和广袤空阔的天空。 自身特征:身姿矫健、凌厉刚毅、高傲威武 3、作者处境:明亡(1644)时,陈维崧才20岁。入清后曾补诸生,未中举人,兼家道中落,直到四、五十岁,仍未谋得一官半职,生活贫困不堪。这首词就是在这样惨淡的境况下写成的。 4、所抒之情: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慨。另外,诗人借雄鹰搏击狐兔这一形象,表达自己惩奸除弊,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老骥伏枥的人生理想。 5、手法分析:衬托(烘托)的手法,托物言志。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