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温里药
温 里 药概 述
概念 凡以温里祛寒,解除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谓之温里药。 药性 味辛而性温热。主入脾、胃、肾、心经。 作用及适应证 1.温里散寒:适用于寒邪侵袭脏腑,阳气受抑之寒证,如寒邪侵袭脾胃而致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等证;肺寒痰饮证,咳喘痰鸣,痰白清稀,形寒背冷。 2.温经止痛:适用于寒湿痹痛,及肝寒少腹疼痛,寒疝及寒性痛经等。 3.温助阳气:部分药物能温补心、脾、肾之阳气,适用于心、脾、肾之脏阳气衰弱而出现的虚寒证。 4.回阳救逆:适用于大汗,大吐或大泻后阳气衰亡证(亡阳),症见四肢逆冷,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微弱,脉微欲绝。 配伍: 兼有表证者配辛温解表药; 寒凝气滞者,配行气药; 寒湿内蕴者,配化湿健脾药; 亡阳气脱者,配补气固脱药。 注意事项:辛温,燥烈,易伤津动血,故阴虚内热,阴虚阳亢,假寒真热,温热实火,血热妄行等证忌用,孕妇慎用或忌用。 考点:关注药性特点,注意事项。 一、附子 药性 辛、热,有毒。归心、脾、肾经。 功用: 1.回阳救逆,用于大汗、大吐,大下而致的亡阳证,常配干姜。亡阳气脱者配人参。 2.补火助阳,本品药性峻烈,药力强悍,可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用于全身阳虚诸证 肾阳不足见身冷畏寒、阳萎滑精,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者; 脾胃阳虚脘腹冷痛,大便溏泄者; 心阳衰弱,心悸气短,胸痹心痛,口唇,指甲青紫者; 阳虚外感,阳虚自汗; 阳虚水肿。 3.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寒凝气滞之脘腹疼痛者。 用法用量:后用,先煎。 使用注意:实热及阴虚内热,血虚及孕妇均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考点:附子为必考药,须重点关注。内容包括药性、功用、用法及使用注意、配伍、药理作用。 二、干姜 药性 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用: 1.温中,用于脾胃寒证,无论虚实证皆可应用。多用于寒袭脾胃或脾胃虚寒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2.回阳,用于亡阳证,常配附子,本品既可加强回阳之功,又能减轻附子的毒性,尤常用于阳虚欲脱,阴盛阳衰之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 3.温肺化饮,用于寒饮伏肺之咳喘,痰多咳喘。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考点:干姜为常考药。关注药性、功用及使用注意。特别关注其温中、回阳功用特点,与附子配伍的意义,温肺化饮的功用。关注与生姜的功效比较。 三、肉桂 药性 味辛、甘,性热。归肾、脾、心经。 功用: 1.补火助阳,引火归原,用于肾阳虚之阳萎、滑精、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小便失禁者。肾阳虚衰,虚阳上浮而见上热下寒之象,如阳虚眩晕,面赤而色浮红,咽喉疼痛而色泛淡紫,两足寒冷者可用本品以“引火归原”。 2.散寒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食少便溏,胃痛,腹痛,寒痹,以及妇女痛经。 3.温通经脉,用于阴疽、骨疽、漫肿不溃或久溃不敛者。 气血衰少者,常在补益气血之药中加入少量肉桂,以温通阳气,鼓舞气血生长。 用法用量:常研末服;官桂(生长3~5年之肉桂树之皮或肉桂树侧枝之皮)作用较弱,用量可大些,并以入煎为主。一般6~10g,后下。 使用注意:有实热者,阴虚火旺,血证及孕妇忌用。 [肉桂、桂枝功效比较] 肉桂与桂枝为肉桂树的不同药用部分,肉桂用树皮,桂枝用其嫩枝,二者都有温经散寒助阳的作用,但桂枝主上行而偏于散寒解表,肉桂温里入下焦,而偏于温肾阳。 [肉桂、附子、干姜功效比较] 三者均属辛热温阳之品,为温里要药,但肉桂偏于温肾,又能温经散血分之寒;附子兼温脾肾,尤擅回阳救逆,为亡阳者所必用;干姜重在温脾,兼能化饮,止血。各有所长,应予区别。 考点:肉桂为常考药,关注补火助阳功效的适应证,特别关注“引火归原”的意义,关注加入补益气血方中的意义,关注用法。特别关注与桂枝,及附子、肉桂的功效比较。 四、吴茱萸 药性 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功用: 1.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用于: 肝胃虚寒,肝气挟寒饮上逆而致的厥阴头痛,呕吐涎沫; 寒邪犯胃或脾胃虚寒之脘部冷痛,喜热恶寒; 肝胃不和的呕吐吞酸; 寒疝腹痛,经寒痛经。 2.燥湿止泻,用于寒湿脚气肿痛。或冲腹困闷。脾肾两虚之久泻、五更泻等,可用本品配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同用。亦可治寒湿泄泻。 用量:1~5g。 使用注意:辛热燥烈,易损气动火,不宜多服久服,阴虚内热者忌服。 考点:亦是常考药,关注药性,及功用、使用注意,特别关注其散寒疏肝的适应证,以及治五更泻的配伍药物。 五、花椒、小茴香、丁香 、高良姜 功用 诸药皆可温中散寒止痛,用于寒性脘腹冷痛,呕吐、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4798.2-2021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2部分:运输和装卸.pdf VIP
-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件——项目四 礼仪插花.pptx VIP
- 《通信数据分析与实战》课件——第六章 Kafka 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pptx VIP
- GA∕T 1424-2017 法庭科学合成纤维物证检验 红外光谱法.pdf
- 大数据平台与编程第9章 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pptx VIP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标准.docx VIP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379)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精练试题解析.docx VIP
- 2025高考英语全国II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的素质.ppt
- 2025年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