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第一节 地下水的补给
??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称作补给。
??补给研究包括补给来源、补给条件与补给量。
??地下水补给来源有天然与人工补给。天然补给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和来自其他含水层或含水系统的水;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下水补给有灌溉回归水、水库渗漏水,以及专门性的人工补给(利用钻孔)。
一、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1)大气降水入渗机制
??松散沉积物中的降水入渗存在活塞式与捷径式两种(见图7-1):
??活塞式下渗是入渗水的湿锋面整体向下推进,犹如活塞的运移如图7-1(a)。
???? 图7—1活塞式与捷径式下渗 ????(a)活塞式下渗; (b)捷径式与活塞式下渗的结合
????
????图7—2 降水入渗过程中包气带水分分布曲线
????—残留含水量;—饱和含水量
??活塞式下渗过程:
??a)雨季之前()时,包气带水分分布曲线如图7—2(a)所示,近地表面水分出现亏缺。
??b)雨季初期~时,入渗的降水首先补充包气带水分分布曲线的亏缺部分,如图7—2(a)和所示。
??c)随着降雨的继续,多余的入渗水分开始下渗,近地表面出现高含水量带,水分分布特征如图7—2(b)时的状况;如果连续降雨高含水量带将向下推进,如果此时停止降雨,高含水量带的水分向下缓慢消散(如图7—2(b)所示)。
??d)停止降雨后,理想情况下,包气带水分向下运移最终趋于稳定,不下渗也无蒸发、蒸腾时,含水层获得补给,地下水水位抬升,此时均质土包气带水分分布如图7-2(c)所示。
??活塞式下渗是在理想的均质土中室内试验得出的。实际上,从微观的角度看,并不存在均质土。尤其是粘性土,捷径式入渗往往十分普遍。
??捷径式入渗:当降雨强度较大,细小孔隙来不及吸收全部水量时,一部分雨水将沿着渗透性良好的大孔隙通道优先快速下渗,并沿下渗通道水分向细小孔隙扩散。存在比较连续的较强降雨时,下渗水通过大孔道的捷径优先到达地下水面。如图7-1(b)所示。
??捷径式下渗与活塞式下渗比较,主要有两点不同:
??(a)活塞式下渗是年龄较新的水推动其下的年龄较老的水,始终是老水先到达含水层;捷径式下渗时新水可以超前于老水先到达含水层;
??(b)对于捷径式下渗,入渗水不必全部补充包气带水分亏缺,即可下渗补给含水层。
??通常情况下,砂砾质土中主要为活塞式下渗,而在粘性土中则活塞式与捷径式下渗同时发生。
??(2)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因素
??落到地面的降水,归根结底有三个去向:转化为地表径流,蒸发返回大气圈,下渗补给含水层,如图(7-4)。
??由下渗过程可知,渗入到地面以下的水不等于全部补给含水层的水。其中,相当一部分水滞留在包气带中构成土壤水,通过土面蒸发与叶面蒸腾的方式从包气带水直接转化为大气水。
??以平原地区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水量表达式:
????
????式中:——降雨入渗补给含水层的量,mm;
????X——年总降水量,mm;
????D——地表径流量,mm;
????——包气带水分滞留量,mm;
????令
????则,α称为降雨入渗系数,即每年总降雨量补给地下水的份额,常以小数表示。
????
????图7—4 降水入渗补给含水层框图
??由降雨入渗表达式,我们可以分析出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影响因素:气候(气象)、包气带的岩性和厚度、地形与植被覆盖等。
??气候(气象)包括:年降水总量、降水强度与历时、降水频率,以及温度和蒸发强度。
??包气带特征包括:包气带岩性的渗透性和厚度
??其他因素主要有:地形坡度、地表覆盖程度以及覆盖物的储水-透水特征等。
??影响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因素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整体,不能孤立的割裂开来加以分析。
二、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1)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沿着河流纵断面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具有分段性的特点(图7-5)。
??山区河谷深切,河水位常低于地下水位,其排泄地下水的作用(图7-5a)。
??山前由于河流的堆积作用,河床处于高位,河水常年补给地下水(图7-5b)。
??冲积平原与盆地的某些部位,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关系,随季节而变(图7-5c);在某些特殊的冲积平原中,河床因强烈的堆积作用而形成所谓的“地上河”,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图7-5d)。
??(2)河水补给地下水的影响因素
??河流与河床:透水河床的长度与侵水湿周的乘积(相当于过水断面),河床透水性(渗透系数)
??河流与地下水: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高差(影响水力梯度),河床至地下水位间的岩性的透水性。
??河床过水时间:根据河床的过水时间,河流分为常年性和间歇性。
????
????图7—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4798.2-2021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2部分:运输和装卸.pdf VIP
-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件——项目四 礼仪插花.pptx VIP
- 《通信数据分析与实战》课件——第六章 Kafka 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pptx VIP
- GA∕T 1424-2017 法庭科学合成纤维物证检验 红外光谱法.pdf
- 大数据平台与编程第9章 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pptx VIP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标准.docx VIP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379)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精练试题解析.docx VIP
- 2025高考英语全国II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的素质.ppt
- 2025年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