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包装印刷凹印剖析
包 装 印 刷CP.3 凹版印刷 3.1 概 述 §3.2 凹版制版 3.2.1照相凹版制版法 3.2.2 雕刻凹版制版法 电子雕刻基本情况 1967年,德国海尔公司(Hell)完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雕刻机的研制,并被印刷界采用,即Helio-Klischograph电子雕刻机。1977年,美国Ohio电子雕刻机问世,并在1992年国际印刷设备展览会上展出。Ohio公司推出的OEE电子雕刻系统,从而实现了无软片制版。 雕刻时间的计算 问题: 凹版印刷中有那些表现层次的方法? 简述电子雕刻凹版制版工艺? 简述电子雕刻凹版与激光雕刻凹版区别? 凹印版对印刷有何影响? §3.3 凹版印刷机 根据凹版的制版和印刷工艺的不同,凹版印刷机的结构和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采用照相凹版的照相凹版印刷机; 采用雕刻凹版的雕刻凹版印刷机。 凹版印刷机有许多共同特点,如;都使用挥发性油墨。印刷后,要延长纸张的输送距离并设置干燥装置来促进墨迹的干燥等。 ①直接着墨法(浸入式) 印版滚筒的下部有 1/3 的滚筒浸入墨槽中,在它旋转时,将油墨直接传给印版滚筒的版面上,多余的油墨由刮刀刮掉。 结构简单,但高速时容易产生油墨飞溅,一般认为在中低速凹印机上采用。 ②间接着墨法(递墨辊式) 间接着墨法是由墨斗辊进行着墨的方法。墨斗辊由橡皮布或牛皮胶辊制成。墨斗辊半浸在墨槽中旋转,其表面沾上的油墨转到上部位置时与印版滚筒接触进行着墨。平版式照相凹版印刷机多采用这种着墨法。 ③喷射式(喷淋式) 也称密闭式给墨装置。 在高速印刷中,由于油墨用量很大,一般采用递墨辊式或喷淋式给墨装置。 刮墨装置 刮墨刀: 接触角优选60° 刮墨刀的位置: 最佳刮墨角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磨损,保证最清洁的印刷效果和最高印刷速度的角度。通常10°~40° 单张纸照相凹版几种主要机型: (1)多色凹版印刷机: 多色凹版印刷机一般由单色凹版印刷机组合而成。特点:为促进印墨干燥,延长了输纸距离。 (2)双面凹版印刷机: (3)双面多色凹版印刷机: 单张纸照相凹版印刷机,由于印刷速度较低,对小批量印刷较为有利,质量也较好。 如果印刷发行量很大的印品,就应采用卷筒纸照相凹版印刷机进行印刷。 3.3.2 雕刻凹版印刷机 雕刻凹版印刷机,首先在整个印版上全面着墨,然后用擦拭装置将多余的油墨擦掉,最后再由压印机构把版面上着墨部分的油墨转移到纸张上,以完成印刷过程。 雕刻凹版印刷与照相凹版印刷相比,其着墨部分的线条和网点比较深而且大,需要有强大的印刷压力。 雕刻凹版印刷与凹版印刷或平版印刷相比,其印品墨层较厚,为避免蹭脏,往往在印刷用纸之间增加间纸(衬纸)。 雕刻凹版印刷机的输纸装置、收纸装置与照相凹版印刷机相似。不同的是给墨装置、印刷装置和擦拭装置。 其特点在于擦拭装置:它由溶剂槽和擦拭辊组成。擦拭辊用棉布或皱纹纸制成,其下部浸入溶剂中,上部与印版滚筒接触且与印版滚筒同向旋转。 1)刮墨式轮转凹版印刷机: 2)链条给纸式凹版印刷机: 3)集合滚筒轮转凹版印刷机 张力控制 第一部分是从给料到给料牵引辊。套印误差,即多色印刷的各色间的套印精度差。如果印刷机机构位置关系正确,误差是由于材料的伸长或缩短引起的,在容许范围内控制一定的伸长量,张力控制是最有效的。 第二部分是从收料牵引辊到收料后各部,应注意对收料卷松紧、齐整、可靠等因素进行张力控制。 有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得到适合的张力: ①使压紧辊直径稍有变化; ②修正压紧辊的转数。 另外还有摆辊式控制张力的方法,原理是张力随重量的变更和配重位置的变更而变化,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摆辊有吸收张力变化的效果,摆辊一般采用制造误差小惯性小重量轻且直径大的辊子(如中空铝管),通常用这个方法把在给料与牵引辊之间产生的短时间同期的张力变动除去,使微小的张力变化稳定下来。这个方法还可减少接纸时的损失。 凹版印刷控制主要性能: 使用4象限全数字纯向量伺服主轴马达,张力反应快 全段线张力可控制 加减速时设定张力控制,保持稳定, 动态变位检测控制 依照变位补偿量来微调速度 印刷轮版长控制 实际生产线速度显示控制 实际印刷长度范围设定 §3.4 凹版印刷工艺 输墨装置类型 凹版印刷机 3.3 凹版印刷机 3.3 凹版印刷机 3.3 1) 种类:印品用途不同要求印刷机有不同附属装置 书刊印刷用 有折页装置 纸容器印刷用 有冲轧装置 软包装印刷用 有复卷装置 建材印刷用 有复卷装置且幅面大 2) 结构: 输纸部分、着墨部分、印刷部分、收纸部分、 干燥部分 特征:特殊的印版滚筒、压印滚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