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凭箜篌引》、虞美人》汇编
激情导入 他们一个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一个贵为君王,却沦为阶下囚。他们的命运是不幸的,然而他们却都以无与伦比的文学才能名垂青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凭箜篌引》和《虞美人》,去欣赏李贺和李煜的傲人诗才。 目标解读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熟读诗词,能说出诗词基本内容,从而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能分析出诗词中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技巧,说明其效果。 2、过程与方法:?? 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现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体会出李贺诗中浓郁的浪漫主义创作才情。 ②感受到李煜词中悲恨凄楚、至纯至真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重点) 2、分析表达技巧及效果。(难点) 预习反馈 1.字音 箜篌 kōng hóu 神妪yù 蛟舞jiāo 女娲 wā 2.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吴丝蜀桐张高秋:张, 演奏; 高秋,弹奏的时间 。 ②李凭中国弹箜篌:国中国都长安之中。 ③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清丽 。 ④石破天惊逗秋雨:引。 自主学习 ① 诵读《李凭箜篌引》,结合课注,翻译诗句。 ② 诵读《虞美人》,找出你认为写的最精彩的诗句。 合作探究 (1)品读《李凭箜篌引》,分析本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2)?回顾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它和《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3)《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历来为人们称道,请分析其妙处。 明确: (1)品读《李凭箜篌引》,分析本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明确:①侧面烘托,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②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和夸张。 ③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详见《红对勾》50页) 明确: (2)?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明确: ①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②风格迥异:《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明确: (3)《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请分析其妙处。 明确: ①问你能有多少愁,正像那一江的春水向东流。(释句) ②运用了设问的手法,一问一答,写出了自己沛然莫御的愁思。 ③ 巧用比喻的手法,将把愁比作水,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的而且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手法+效果) ④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恨、之愁。(情感) 当堂检测 《阁夜》中“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描绘了什么景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 * 虞美人 李凭箜篌引 明确: ①在清凉的夜空下,黎明时分,鼓角分外响亮,愁人不寐,那声音显得更加悲凉;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里参差,映照峡江,星河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②忧国忧民。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深夜美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寄寓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明确: ①在清凉的夜空下,黎明时分,鼓角分外响亮,愁人不寐,那声音显得更加悲凉;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里参差,映照峡江,星河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描绘出壮美的三峡夜景,营造出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 ②忧国忧民。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深夜美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寄寓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