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秘书机构变动概览 秘书机构作为君主统治的重要工具和喉舌,地位及其重要。故汉武帝以后,历代帝王都惧怕权柄下移,常使用身边那些小吏夺取国家重臣之权,使高官与要职分离,便于掌握全权进行专制统治。于是出现了秘书机构的频繁变动和循环更替,如图所示 1、秦汉、魏晋南北朝秘书工作 2、隋唐宋秘书工作(公元581年-1038年) 隋唐:三省六部制更加复杂完善。 唐朝武则天时期设有最早的信访机构——匦使院,隶属中书省 4、明清秘书工作(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 明朝:票拟制度(用小纸条拟写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 小结 1、我国最早的秘书工作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时期。据《尚书.尧典》记载,舜曾任命一个叫龙的人担任“纳言”官,出纳帝命,上传下达,发挥秘书作用。 2、我国最早的秘书工作者是史官。夏商周三代的秘书工作主要由史官担任,负责起草公文,传达政令,记录活动,掌管图法。如:夏朝的太史令,商朝的巫与史,西周 的“五史”:大、小、内、外、御史。 3、我国古代最早的秘书机构是——太史竂,产生于商朝,完善于西周。 小结 4、我国最早的文书珍品是——甲骨文书。一片完整的甲骨文书包括叙辞,问辞,占辞,验辞四部分。它是我国早期秘书活动的实物见证,记载了商代几个王朝(武丁-纣王)的重要政治活动。 5、我国现存最早的公务文书汇编本和最早的历史文献资料汇编本——尚书,它记载了尧虞、夏、商、周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保存了上古大量的政治、哲学、刑法、天文、地理等方面的资料,主要文种有典、诰、誓、命、谟、训等。 小结——机构和人员变迁 夏商周三代的秘书工作主要由史官担任。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都有史官,但史官的职责、地位起了重要变化,御史地位上升,成为国君近旁供差遣的笔墨工作。由于兼并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国君相继设置了一些新的秘书官职,如“尚书、掌书、主书、左徒”等,广招贤人能士,掀起养士热,秘书工作得到充实与加强。 小结——机构和人员变迁 秦汉时期,设有丞相府、太尉和御史大夫辅助皇帝综理国政;汉武帝时,设尚书署剥夺相府权。东汉发展成为直接处理政务的尚书台;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成为总揽中央的机要秘书机构; 隋唐时期的秘书工作有了更大的发展,形成三省六部制格局,互相协作和牵制。 明清朝时期,内阁和军机处是最重要的中枢机关,综理全国政务。 小结——古代秘书变迁规律 纵观我国古代秘书机构的设置及职掌的发展变化,不难看出秘书部门是国家机关的中枢机构,各朝统治者十分重视秘书工作。尽管机构设置、官职名称频繁变动,但中央秘书机构是各朝皇帝进行统治的耳目和喉舌,参谋和助手。(重要性) 自秦汉以来,皇帝是封建王朝的绝对权威,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秘书机构及其官员职能处于辅助地位,一旦他们僭越或对皇权构成威胁,皇帝就要设法变动他们。或削弱其职权,或撤换其官员,或解散其机构,或另立新机构取而代之。(辅助性) 古代秘书班子代表(一) ??唐太宗有两个得力大秘书,一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 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时,房玄龄总能够提出精辟意见和具体办法,但往往难做决定;这时太宗就把杜如晦请来,杜如晦将房玄龄的意见略加分析,很快就帮助太宗做出决断。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做决断,是为“房谋杜断”。人们称赞他们像“笙磬同音”一样和谐。 由此形成“房谋杜断”的成语,意指:有才能的人能各尽所能,取长补短,和谐合作。 ???? 古代秘书班子代表(二) “萧(何)规曹(参)随,留侯(张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颓”,这是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形容汉初诸臣各自发挥特长、和谐共事、同谋大计的句子。 ?? 秘书形象 2-3-2 现代秘书人物 胡乔木(1912-1992)。从1941年2月起,任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他担任这个职务,一直继续到1966年6 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前。 1945年参与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8年后任新华通讯社社长。建国后,历任新华社社长(1949年10月1日至10月19日),新闻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参与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2-3-2 现代秘书人物 在“文化大革命”中,胡乔木同志受到“四人帮’的迫害。1975年后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1977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顾问、名誉院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1978年补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