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财务粉饰与识别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财务粉饰与识别 市场有效运行的需要 财务报表粉饰: 公司管理层通过人为操纵, 使财务报表反映“预期”,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行为。 动机——行为——结果 第一节 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国外关于财务报表粉饰动机: Albrecht et al (1995)提出了著名的舞弊三角论: 压力( Pressure )、机会(Opportunity )和寻找借口(Rationalization) GONE 理论,其中G代表贪婪(Greed ), O代表机会(Opportunity ),N 代表需要(Need ),E 代表暴露(Exposure) Mulford 和Comiskey (2001): (1) 股票价格效应(Share Price Effects ) ; (2) 借款成本效应(Borrow ing Cost Eff ects ) ; (3) 奖金计划效应(Bonus Plan Eff ects ) ; (4) 政治成本效应(Political Cost Eff ects ) 。 Scott (2000 ): (1) 奖金动机(Bonus Motivations ) ; (2) 契约动机(Contractual Motivations ) ; (3 ) 政治动机(Political Motivations ) ; (4) 税收动机(Taxation Motivations ) ; (5 ) 更换首席执行官(Changes of CEO ) ; (6) 新股发行(Initial Public Off erings )。 第一节 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中国国内的研究和经验显示: 业绩考核动机 信贷资金获取动机 股票发行动机和上市资格维护动机 税收策划动机 政治利益动机 责任推卸动机 第一节 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一) 业绩考核动机 企业的经营业绩, 其考核办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 如利润(或扭亏) 计划的完成情况、 投资回报率、 产值、 销售收入、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 除了内部考核外, 外部考核如行业排行榜, 主要也是根据销售收入、 资产总额、 利润总额来确定的。 企业的高管人员为了其自身利益, 往往选择能够将报告盈利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的会计政策或做法。 第一节 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二) 信贷资金获取动机 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债务契约 银行与企业签订的贷款合同越来越多地利用会计信息。 许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 往往对贷款企业的财务指标提出限制性要求, 有些甚至对贷款企业的继续举债、 利润分配、 收购兼并做出限制。 提高贷款利率、 要求追加抵押或质押品、 提高信用担保条件、 提前收回贷款等。 第一节 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三) 股票发行动机和上市资格维持动机 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上市条件: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要比较突出, 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 配股条件:企业最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 ) 每年必须在10 % 以上(1999年之前); 6%(1999年之后)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与盈利能力有关 P = EPS × PE (即发行价格= 预测的每股税后利润× 发行市盈率) 第一节 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四) 纳税筹划动机 应税所得额基本上仍以财务会计上的利润为基础, 通过纳税调整, 将利润总额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 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 企业一般会选择能够报告较少盈利或将报告盈利由本期推迟至未来期间确认的会计程序或做法。 税收策划动机与财务报表粉饰的其他动机如业绩考核动机、 信贷资金获取动机、 股票发行动机、 上市资格维护动机经常相互抵触。 因此, 企业最终是否选择最低限度地降低税收现值的会计政策或做法, 取决于对其他报表粉饰动机的权衡和抉择。 税收策划动机可能还与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其他经营效应有关。 国有企业、 拟上市公司、 面临退市压力的上市公司选择多交税或提早交税的会计政策或做法, 以证明其经营业绩的“真实性” ——南海华光 第一节 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五) 政治利益动机 Watts和Zinmmerman“ 政治成本假说” ( Political Cost Hypothesis),该假说指出:在其他条件保持相同的情况下, 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 其高管人员越有可能选择将本期报告盈利递延至未来期间确认的会计程序。 潜在的政治成本包括更加严格的价格管制、 更严格的政府或消费者监管、 更激烈的商业竞争、 更高的税收、 更严厉的反垄断指控。 例如, 微软公司在1997-1999 年期间, 通过将符合规定应当资本化的软件研发费用确认为期间费用以及递延收入确认时间, 少报了159 亿美元的利润。 微软这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