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

项目六 典型继电器-接触器起动 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工作任务一 单向全压起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学习要求: 掌握板前明线布线、走线槽布线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 掌握点动控制与连续运行控制原理和基本保护环节的知识; 会制作并调试单向既能点动又能连续运行等控制电路。 做一做 制作并调试单向既能点动又能连续运行的控制电路 1.工作前准备 1)工具 验电笔、螺钉旋具、尖嘴钳、斜口钳、压线钳、剥线钳、电工刀等,绝缘鞋和工作服1套 2)仪表 兆欧表、钳形电流表、MF47型万用表等 3)器材(见教材) 2.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 见“学一学”(一)板前明线布线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 3.电气控制线路图和控制原理 1)电路图和工作原理 (1)电路图 如图6.1所示。 (2)工作原理(略) 2)电器布置图 根据需要自行确定电器在控制板或电气控制柜内的位置,故电器布置图略。 3)接线图 如图6.2所示。 4.考核标准 图6.1 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电气原理图 图6.2 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电气接线图 学一学 (一)板前明线布线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 1.按线路要求配齐所用电器元件,检验电器元件的质量,电器元件应完好无损,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定要求,否则应予以更换。 2.在控制板上按电器布置图所示安装所有电器元件,并贴上醒目的文字符号。安装时,组合开关、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装在控制板的外侧;元件排列要整齐、匀称、间距合理,且便于元件的更换;紧固电器元件时用力要均匀,紧固程度适当,做到既要使元件安装牢固,又不使其损坏。 3.按接线图所示进行板前明线布线和套编码管。做到布线横平竖直、整齐、分布均匀、紧贴安装面、走线合理;套编码管要正确;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接点牢靠,不得松动,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等。 4.根据电路原理图检查控制板布线的正确性。 5.安装电动机。做到安装牢固平稳,以防止在换向时产生滚动而引起事故。 6.可靠联接电动机和各电器元件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 7.联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导线要敷设在导线通道内,或采用绝缘良好的橡皮线进行通电校验。 8.自检。安装完毕的控制线路板,必须按要求进行认真检查,用万用表检查线路通断,用500V兆欧表检查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Ω,检查确保无误后才允许通电试车。 9.交验合格后,通电试车。 (二) 板前或电气控制柜走线槽布线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 1.按线路要求配齐所用电器元件,检验电器元件的质量,电器元件应完好无损,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定要求,否则应予以更换。 2.在控制板上或电气控制柜内按电器布置图所示安装走线槽和所有电器元件,并贴上醒目的文字符号。安装走线槽时,应做到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匀称、安装牢固和便于走线等。 3.按电路原理图所示进行板前(控制板前或电气控制柜内线路板前)线槽配线,并在导线端部套编码管和冷压接线头。板前线槽配线的具体工艺要求是: 1)所有导线的截面积在大于或等于0.5mm2时,必须采用软线。考虑机械强度的原因,导线的最小截面积,在控制箱外为1 mm2,在控制箱内为0.75 mm2。但对控制箱内很小电流的电路连线,如电子逻辑电路,可用0.2 mm2,并且可以采用硬线,但只能用于不移动又无振动的场合。 2)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3)各电器元件接线端子引出导线的走向,以元件的水平中心线为界线,在水平中心线以上接线端子引出的导线必须进入元件上面的走线槽;在水平中心线以下接线端子引出的导线必须进入元件下面的走线槽;任何导线都不允许从水平方向进入走线槽内。 4)各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引出或引入的导线,除间距很小和元件机械强度很差允许直接架空敷设外,其他导线必须经过走线槽进行联接。 5)进入走线槽内的导线要完全置于走线槽内,并应尽可能避免交叉,装线不要超过其容量的70%,以便于能盖上线槽盖和方便以后的装配及维修。 6)各电器元件与走线槽之间的外露导线,应走线合理,并尽可能做到横平竖直,变换走向要垂直。同一个元件上位置一致的端子和同型号电器元件中位置一致的端子上引出或引入的导线,要敷设在同一平面上,并应做到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得交叉。 7)所有接线端子、导线线头上都应套有与电路图上相应接点线号一致的编码管,并按线号进行联接,联接必须牢靠,不得松动。 8)在任何情况下,接线端子必须与导线截面积和材料性质相适应。当接线端子不适合联接软线或较小截面积的软线时,可以在导线端头穿上针形或叉形轧头并压紧。 9)一般一个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