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校体适能活动之教学与设计
學校體適能活動之教學與設計
吳郁銘 大社國中
壹、前言
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以後,體育課已不在是單純的體育課,而是健康與體
育合併後的健康與體育的學習領域。傳統的體育教學,因受運動技術為主軸的課
程教材所影響,皆以注重運動技能的直接傳授,並偏重「示範-說明」與「模仿
-練習」的固定模式,不但阻礙了思考的空間和運動方法的創新,甚至限制了教
學方法的運用和活動興趣的提升(蔡貞雄,1994)。九年一貫的課程改革,將原
本各自獨立的健康與體育合併成單一學習領域,透過新課程的實施,培養學生在
身體適能、情緒適能、社會適能、精神適能和文化適能等五種全人安適狀態的健
康,來建構全人健康(wellness )的目標。
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發展將體育與健康合科教學,中小學的體育教師不只
要教體育術科,亦要兼顧健康教育的學科教學。這些改變說明傳統體育課正在轉
型,不只重視運動技能的發展,並應強調健康適能的觀念及增強運動的趣味化,
使學生從小即對運動產生興趣,並養成習慣,亦即將運動納入日常生活作息的一
部份。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有效提升學生的體適能狀況,應以積極
的態度將體適能課程納入體育課程當中。
本文將從體適能的定義切入,繼而探討體適能教學活動的基礎理論,並擬出
多項不同型態之體適能活動,以供體育教師平時授課之參考,使能增進體育教學
品質與效率。
貳、體適能的內涵
一、體適能的定義
在定義體適能之前,必頇先釐清什麼是身體活動,身體活動是一種身體主要
肌肉造成的任何一種運動或活動,身體活動可以是一種很傳統的運動技巧,也可
以是一種柔軟操、走路、爬樓梯等,只要是有關肌肉的任何活動皆屬之(吳玉妹,
2001)。體適能可視為身體適應生活、運動與環境(例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
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體適能好的人,較有活力完成每天的工作,常感活力充
沛、精神飽滿;而體適能較差的人,在每天工作之餘或從事身體活動時,常會有
疲憊、費力或無力的感覺。
卓俊辰( 1992)認為體適能是人的心臟、血管、肺臟與肌肉組織都能發揮相
當的有效機能,而所謂的有效機能就是能勝任日常工作,有餘力享受休閒娛樂的
生活,又可應付突發的緊急狀況的身體能力。方進隆(1993)認為體適能就是每
日工作之餘,還可參與隨性發起之活動,或應付偶發事件而不會感到力不從心。
林正常(1997)認為體適能就是適應能力,是心臟、血管、肺臟與肌肉效率運作
的能力,是指完成每天的活動而不致過度疲勞,且尚有足夠體 ? 鈶野 I緊急狀況。
綜合上述,體適能可稱為個人能力除足以勝任日常工作而歷久不疲外,還有
餘力去享受休閒,及能夠應付突然其來的變化及壓力之身體適應能力。簡單來
說 ,「體適能就是個體在一種安適的狀態之下來從事身體活動」。
二、體適能的要素
1960 年以前,一般認為構成體適能的要素是指肌肉力量,在1960-1970 年
間,由於慢跑與有氧運動的盛行,社會大眾的觀念認為體適能就是指心肺適能,
1980 年以前,學者們認為體適能與運動技術比較相關,其因素包含敏捷、平衡、
協調、瞬發力、反應時間和速度等技術相關體適能(skill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
(吳玉妹,2001)。1980 年以後 ,大部份的學者認為體適能與健康及疾病的預
防有關,就如同世界衛生組織對體適能的解釋是肌肉做功達到滿意程度的一種能
力,達到滿意程度則仰賴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與柔軟度的強化,而這些的變
項又因個體的運動習慣、飲食、環境與遺傳因素而有所不同(陳俊忠,1997)。
基本上,體適能包含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心肺耐力等四要素。近年來,由於
身體脂肪正逐漸形成人!體健康威脅的因素,因此「身體組成」 ]被列為體適能
的一個要素,這也就是大家所公認的體適能五 大要素(謝錦城,2000)。
以下簡要說明體適能五大要素(賴昭順等,2003):
(一)肌力
肌力是指肌肉一次收縮能發出的最大力量。我們如果肌力好,就能跑得快、跳得
高、提得動、擲得遠。
(二)肌耐力
肌耐力是指某一部位肌群在從事反覆收縮動作時的持久能力。當我們在跑步、跳
繩、騎單車、爬樓梯的動作時,都需要良好的肌耐力。
(三)柔軟性
柔軟性是指我們的關節可以活動的最大範圍。肢體活動範圍會受到關節的限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