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工艺品欣赏
一、陶瓷艺术欣赏 1.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新石器时代前期,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面鱼纹彩陶盆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红陶质地,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为圆形,额头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呈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纹面习俗。人物眼睛细长,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配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制作者丰富的想像力。人像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配以鱼鳍形的装饰,更显得威武华丽。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这件彩陶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这件陶盆上画有人面,人面两侧各有一条小鱼附于人的耳部。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师“珥两蛇”的说法以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半坡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 人面鱼纹彩陶盆所用的艺术手法和半坡遗址的工艺水平在器物内壁用黑彩绘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一组。构画手法大胆夸张。人面成圆形,头顶上三角形发髻高耸,额头涂黑,一侧留出弯镰形,双眼眯成一字,┸形鼻,嘴衔两鱼,人面两侧耳部亦有两条小鱼簇拥着。在人面之间还有两条大鱼同向追逐,鱼身及鱼头均成三角形,鱼眼呈圆形,大鱼的鱼身以斜方格为鳞。人面在鱼群之中显出悠然自得的神情。鱼纹刻画得十分生动:鱼头虽是寥寥数笔,却把鱼的形神勾画得具体而细微。鱼身上没有了鱼鳞,以对称的菱形图案装饰,富有律动感,充满了生气。整体图案显得古拙、简洁而又奇幻、怪异。 2.蛋壳黑陶杯 新石器时代陶器。山东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山东日照市东海峪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反映当地独有的陶土材质和独特的制陶方法,以及当地人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器形分为三部分,上面是一个敞口侈沿深腹的小杯;中间是透雕中空的柄腹;下面是覆盆状底座,由一根细长管连成统一的整体。杯壁厚度均匀,薄如蛋壳,质地细腻坚硬。该器形 仅见于少数大中型墓葬,极可能是一种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 山东省日照市潍坊姚官庄出土,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这件高柄杯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为泥质黑陶,器表乌黑光亮;宽斜口沿,深腹杯身,细管形高柄,圈足底座;杯腹中部装饰六道凹弦纹;细柄中部鼓出部位中空并装饰细密的镂孔,貌似笼状,其内放置一粒陶丸,将杯子拿在手中晃动时,陶丸碰撞笼壁会发出轻脆的响声,杯子站立时,陶丸落定能够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设计十分巧妙。这件高柄杯的造型体态轻盈,挺拔秀丽,制作技艺美妙绝伦,是一件绝无仅有的古代艺术珍品。 3.青釉鸡头龙柄壶 高34.4cm,口径10.5cm,底径13.5cm。 壶洗口,细颈,丰肩,鼓腹下敛,平底。外底有支烧痕。肩部一侧置鸡头形流,相对一侧的口、肩之间置龙形柄。肩部另两侧对称置桥形系。通体施青釉,有流釉现象,釉面开细碎纹片。 此器舒展修长的形体,配置挺胸昂首的鸡头流与引颈伏首的龙柄,一展南朝鸡头壶秀丽、生动的风韵。是一件南朝风格较明显的青瓷器。 4.三彩骆驼载舞佣 年代;盛唐。此为盛唐时期一对特大型蓝釉三彩骆驼载乐俑。俗称;(特殊蓝釉三彩)高;110CM。长77CM。宽;33CM。为唐代中原北邙山一带官窑三彩釉陶器。骆驼引颈昂首、站立于长方形板座之上。通体施以蓝釉。颈部前面外边沿弧线处、上下均施以褐黄釉、前腿上端关节外侧边沿嘬毛处、及尾部施以褐黄色釉。此对唐代三彩器载乐骆驼俑、在骆驼背上铺一圆垫、上搭平台、平台上面再铺留白、褐黄、绿相间的点彩型的方格毛毯。骆驼背平台上坐有四个胡人乐器俑、他们背靠背的围坐一圈。前排两位胡人乐器俑。其中一匹骆驼的情况是这样的。在后部那两位乐器俑、其中左边的那位双手持琵琶弹拨乐器。右边的那位双手持有六排管式吹奏乐器。骆驼的前面部分、坐在左边的那位、双手各持金属式撞击乐器釵一只。而右边的那位双手持有古老式金属单簧管吹奏乐器。中间站立一位正在挥舞手臂载歌载舞的胡人俑。他们手持乐器正在演奏着优美动人的乐曲。胡人乐器俑、满面串脸大胡须。凸目高鼻。 头戴幞头帽。民间俗称;‘‘叭嗒冒’’。帽的前沿就像是公鸡的双冠,中间有一道‘‘犁沟’’。帽前高沿挺着。身穿翻领交襟窄袖上衣。下穿紧身黄色短裤。脚穿毡靴。站立的那位舞蹈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语文语法-实词与虚词.doc VIP
- 【外研社Unipus】新探索(基础级)读写U1课件-AW.pptx VIP
-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14章-自然语言处理实践-2循环神经网络的原理和实现.pdf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13章-计算机视觉实践-2卷积神经网络介绍.pdf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12章-PyTorch基础-3.pdf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11章-深度学习概述.pdf VIP
- 医疗科研大数据平台设计方案.docx VIP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10章-使用 Python 语言实现机器学习模型-回归分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