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复习概要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报任安书》复习概要1

复习目标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3、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4、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5、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报任安书 司马迁 鲁迅有一句名言:“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晚清的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指出:“《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司马迁正是在“痛定之后”,以《史记》这部大书“长歌当哭”! 《史记》   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被列为中国第一部“正史”。自此以后,历代“正史”的修撰从未断绝,汇成一条文字记载的历史长河,堪称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迹。 探究自然现象和政治社会的关系,通晓古今历史变革的进程,成就自己的一家学说。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 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其实是想要他为自己说情。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 “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与朱元思书》(吴均)、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字词读音 曩者辱赐书 阙然久不报 且夫臧获婢妾 沉溺缧绁之辱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孙子膑脚 上计轩辕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léixiè nǎng qūe zāng tìtǎng bìn xuānyuán yùn music 课文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1—2)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自己的荣辱观和生死观,说明受辱不死的原因。(3-4) 第二部分:说明完成《史记》,可偿前辱之债。(5-6) 第三部分: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7) 结合注释阅读第1、2两节,概括此段的内容。 司马迁再拜言 曩者 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 请略陈固陋 阕然久不报 幸勿为过 谦辞与敬辞 拜两拜 情意 诚挚恳切 怨恨、抱怨 效法 固执鄙陋的意见(形做名) 隔了很久 回复 责备 牛马走、仆、固陋,辱、幸 先说任安信的内容,再就迟复表示歉意,领起下文。 1、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3分) 2、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4分) 3、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3分) 翻译第1-2段重点句子 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 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卒就死耳。 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地位卑微,在周围人眼里罪有应得,死也不能显示气节。 结合注释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其次不辱理色,其次诎体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且西伯拘于羑里;李斯具于五刑; 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 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 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乃欲引节。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人要有高尚的荣辱观、生死观。而自己受了奇耻大辱,无颜苟活。 ∈身处困境,人的志气会逐渐走向衰弱 ∈但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