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探究
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探究 摘 要 武陵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处在四省市的交界处,发展相对边缘化,同时是多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区,武陵民族地区相对于我国东部其它地区贫困程度相对严峻。产业化扶贫是当今阶段我国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武陵民族地区是我国政府着力推进产业扶贫的重点试点地区,本文主要结合武陵民族地区基本现状及导致贫困的因素,探究了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模式、问题与途径,期望能够有助于推动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发展
关键词 武陵 民族地区 产业扶贫 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3.068
Abstract The minority area of Wuling due to its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located in the junction of four provinces and c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vely marginalized, is also the gathering area of many minorities, compared to other ethnic areas in Wuling poverty areas in eastern China is relatively serious.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etting rid of poverty and becoming rich. The minority area of Wuling is the focus of the pilot areas of our government focus on promoting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situation in Wuling minority areas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explores the mode, problems and ways of industry in Wuling ethnic area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development is expected to help promote the industry to help the poor minority areas in Wuling. 是扶持民族地区脱离贫困的有效手段。产业扶贫主要是采取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以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给贫困人群提供生产以及就业的机会,从而改善民族地区贫困人群的生活条件
1 武陵民族地区贫困现状及成因探究
1.1 武陵民族地区贫困现状
首先,贫困人口数量比较多,武陵民族地区境内贫困县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多,贫困发生概率相比较来说比较高,此外加上这一地区地理因素的限制,武陵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连片贫困人群相对较多。以铜仁为例,该地区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125个重点贫困乡镇,1781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21.9%,远远高于全国贫困发生率。其次,贫困程度深,武陵民族地区是湖北、湖南、贵州以及重庆四省市的交界地带,全地区人口1890余万人,人均经济水平仅仅相当于全国的三成,居民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恩格尔系数远超全国平均值,贫困程度相对来说比较深。再次,武陵民族地区贫困呈现连片式贫困特点,武陵民族地区境内各县发展均相对落后,境内辖有37个县,其中贫困县却达到了27个之多,境内国家级贫困县连片式的呈现在武陵民族地区境内
1.2 武陵民族地区贫困成因探究
首先,地理因素的限制是其致贫的根本性原因。武陵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境内可以进行耕种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农业发展规模受到一定的限制,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较为脆弱,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土壤植被少,山洪、泥石流多发,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产品产量相对来说比较低,产业化有一定困难。其次,行政区域划分因素是导致武陵民族地区贫困的制度因素,武陵民族地区在行政区域划分上隶属于多个不同的省市,且距各省市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比较远,难以融入各省市经济体系中。再次,民族因素是导致该地区贫困的文化因素。武陵民族地区民族种类较多,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