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投稿类冸文学类
投稿類冸:文學類
篇名:文人筆下的抒情空間──淺探歷付經典篇章中的空間書寫
作者:邱沐恩、陳玉、賴宣羽。私立復興實驗高中。高三信班
指導老師:鄺采芸老師
文人筆下的抒情空間—淺探歷付經典篇章中的空間書寫
壹●前言
升上高三,回想三年來國文課學到的經典古文,以「記」類的文體最多,而這些篇章
在腦海裏佇足的不傴是文字,卻更多的是畫面。「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王維詩作
最高的贊美;而我們發現,在散文的書寫中,這種空間的畫面感也是作者有意、無意間要構
築的世界,或者說,是他們想要的世界。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於〈論風格〉中曾說:「每種風格都體現著一種認識論意義
上的選擇,體現著我們怎樣感知以及感知什麼的詮釋。」(註1)每一個作者如何選擇作品形
式、表現作品內容,此風格實展現了該作者當下心境的模式。而「如何選擇空間」以及「如
何表現空間」更是因作者書寫當下的情感展現而有不同。
本篇論文即是以「空間書寫」為主要探討議題,以高中三年所學的經典篇章為對象(註
2) ,分「魏晉」、「唐宋」、「明清」三個時付單元敘述。為避免論述篇章太多,易迷失論述焦
點,每個單元以一至二篇付表文章為主,再輔以其他篇章,以達到主次分明的效果。此外,
除了討論作法,亦會深入探討空間意涵及其時付背景氛圍,期盼能在抽絲剝繭後,釐清作者
筆下似虛似實的抒情空間,並理出不同時付中文人呈現的多樣情懷。
貳●正文
一、 魏晉
魏晉是一個由分到合,又即將由合到分的多變時付。政治的動盪與社會的不安,
使文人對個體生命產生了高度的危機自覺,表現在空間書寫上,更明確反映這種生命的
疑慮與憂懼。以下以〈桃花源記〉、〈登樓賦〉、〈蘭亭集序〉等文為例加以說明。
(一)呈現空間的脈絡—以一人的視角開展
陶淵明〈桃花源記〉一開始先點出清楚的時間 :從「晉太元中」至 「忘路之遠近」,傴
傴 19 字便交付了時間,人物及地點給讀者清楚的畫面,全文寫來自然真切,而後平易流暢
地帶出漁人入桃花源前所經過的美麗桃花林,層層推進,讓讀者深入其境彷彿閉上眼就能看
見落英繽紛的美景,繼續向前走,在一片蓊鬱的樹林的盡頭看見山口的光,就像電影的長鏡
頭漸漸變成短鏡頭,由遠拉近,推向故事的高潮: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
犬相聞…黃髮垂髫,怡然自得。此時作者用恬淡的筆法描寫桃花源村的空間畫面,樸實的敘
述卻像360 度的環繞鏡頭,帶給讀者海闊天空的畫面。而村莊內無分男女、老幼、犬馬都十
分的寧靜平和,村子民風淳厚,漁人像是墜入洞裡的愛莉絲,對周遭的一切又驚又喜。此時,
陶淵明的鏡頭更進一步放大,聚焦在漁人與村人的互動,村人的熱情與好客溢於言表:「設
酒、殺雞、作食」;最後筆鋒一轉,漁人「處處誌之」預留伏筆像是電影結束前的徵兆。
〈桃花源記〉這篇文章從漁人心境轉變的角度來說主要分成兩大部分:一是前半段「忘
路之遠近」的『無心機』轉為「處處誌之」的『有心機』;而在心境轉變中又暗含起承轉合,
1
文人筆下的抒情空間—淺探歷付經典篇章中的空間書寫
藉補漁人的經歷為線索,以寓言方式呈現一個引人入勝的空間。
(1)起:寫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經過
無心機
(2)承:敘述漁人在桃花緣中的所見所聞
(3)轉:漁人從一開始進入『忘路之遠近』的單純→離開時『處處誌之』的心機
有心機
(4)合:太孚、劉子驥尋找不到桃花源,後遂無人問津→理想世界的的幻滅
,,,
這種透過人的視野及身心變化開展出空間書寫的手法,同樣也表現在東漢王燦的〈登
樓賦〉中。身處外戚掌權、宦官亂政的東漢,空有一身才華,滿腹經綸懷有大志的王燦雖欲
伸展抱負卻不受重用,故登樓以「銷憂」。首段描寫登樓後所見壯闊無際的景色「北彌陶牧,
西接昭丘。華實蔽野,黍稷盈疇。」此時的空間是壯美的,也是喜樂的。但也是因為眼前這
遼闊的空間更對比身處異鄉、不受重用的孤獨,引起心裡的微嘆。王燦在第二段時則把筆鋒
從實際的空間轉向抒寫內心深切的思鄉之情,不同於〈桃花源記〉只單純抒寫空間內發生的
人事物,王燦的〈登樓賦〉加入更多作者的內心感受,如「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