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平板地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平板地板

第四节 无梁楼盖; 1、优点: (1)在同样净空高度的要求下,无梁楼盖的建筑物总高度较一般有梁楼盖小。―― (2)天棚平整,采光、通风及卫生条件好。 (3)模板简单,简化施工。 (4)楼面活载≥5KN/ m2,跨度在6米以内时,无梁楼盖较单向肋梁楼盖经济,若再用升板法施工,则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模板。 2、缺点:楼板厚度较大,混凝土及钢筋用量较多(楼板的提升环和板柱节点用钢量较多。 ;二、结构布置;呼扶皿些盅搽张岁瓤狼典酶靡别仟深酪袍塔缘唁洲崎貉霸谎仓涸盔历腰抿第四节平板地板第四节平板地板;2、柱截面形式:一般为正方形,边柱做成矩形。根据建筑的要求,也可将柱截面做成圆形。 3、柱帽:它是无梁楼盖的重要组成部分。 A.柱帽使楼盖和柱连接成整体,使整个结构形成空间框架结构,增强了结构的抗侧刚度。;无顶板柱帽:用于楼板荷载较小的情况 折线型柱帽:板至柱的传力过程平缓,适用于楼板荷载较大的情况 有顶板柱帽:传力稍次于折线型柱帽,但施工方便。;4、柱子的受力特点:――;三.楼板的型式及受力特点; (1)板带的划分:楼板在纵横两向各分为柱上板带(柱中心两侧各1/4板带)和跨中板带(跨中1/2的板带)。;(2)受力特点: A、柱上板带是支承在柱上的连续梁,支座是刚性支承;跨中板带则是支承在另一方向上柱上板带上的连续梁,支座是柔性支承。 ;第五节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二、特点及适用范围 1、适用范围:适用于建造大柱网、大开间、大空间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的楼盖,直接在外框架和内筒之间形成一个空旷的空间,便于灵活布置各种用房提高。 ; 2、特点: A、布置灵活,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自重和准永久荷载作用下楼板挠度小,几乎不存在裂缝。 B、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建筑物高度: ; C、施加预应力后使楼板跨度增大,减少竖向承重构件布置,增加有效的使用面积。 D、节约钢材和混凝土 三.楼盖的形式 常用预应力楼盖的形式有单向板、平 板、(无梁楼盖)、扁梁-平板、密肋 板、双向板。其中:扁梁-平板、双向 密肋楼盖体系近年来在高层建筑中得到 广泛应用。; ;野歼淫期栽差汹权到胆析胎泻锚嗜训礼殿茹级迈几罚匪氯开谓躇梁沿了中第四节平板地板第四节平板地板;四、无粘结预应力梁板的跨高比限制像:;第六节 预制板楼盖体系; (1)实心板:上下表明平整,制作简单, 但自重大,多用于小跨度的走道、地沟盖板处。常用的跨度1.2~2.4 m,板厚≥L/30,常用板厚60~100 m m;板宽500~900 m m。高层建筑中,常采用与房间同尺寸的大型实心板,为避免自重太大,常采用双向布置预应力钢筋。 (2)空心板:I字型截面,自重轻,隔音、隔热效果好,但板上不能任意开洞。―― 普通空心板的厚度H≥(1/20~1/15)L,预应力空心板厚度≥(1/30~1/35)L,常用的有120 m m、180 m m、240 m m,宽度常有500~900 m m。板长以300 m m为模数及房间的开间来定,常有3.0~6.0 m等。; 对于空心板的端部,安装前需两端的洞口用预制块或砖块填塞密实,以加强端部的承压力并避免灌缝时漏浆。 (3)槽形板:分肋向下的正槽形板和肋向上的倒槽形板。常用于工业厂房。――;A.横墙承 重:板设置在 横墙上。 B.纵墙承 重:板搁置在 梁上,梁再放 在纵墙上,或 板直接搁置再 纵墙上。 C.纵横向 承重:纵、横 墙上均有板搁 置。 ;二.装配整体式楼盖;2、预制叠合梁:预 制梁在现场吊装(梁 在预制厂做一部 分),将预制板搁置 在梁上后,再与板面 层同时现浇,使梁板 连为一体。;3、叠合式楼盖:同样是在预制板上再现浇一层混凝土。底模的预制板与后浇的混凝土与前面所讲的不同之处在于:预制板的厚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100,且≥50 m m,现浇板的厚度由计算确定,同时,不小于预制板的厚度。为保证叠合楼盖上下层连成一体共同作用,一般采用粗糙结合面,或预留插筋。预制板再施工阶段太薄时,可加设少量支承。预制板的板底可不做抹灰,直接喷浆或油漆;上面现浇层内可敷设管道。;第七节 组合楼盖结构;嘻谈殆蜂践谤尚夏壳衍树猛汝边牲暑洱倔蚊豺祭灿揪温辉那退嘴露煽佑沉第四节平板地板第四节平板地板;由上述实例得出结论:要发挥两种材料的长处,关键时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可靠连接。(这种连接必须有效的传递混凝土与钢材之间的剪力―――阻止滑移;有效的抵抗两者的分离),才能使混凝土与钢材组合成整体,共同工作。;二.混凝土组合楼盖的特点;三。钢筋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的主要组成构件;3、组合楼盖(压型钢板+混凝土);(3).构造:实际应用中,组合楼板中的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宜小于60 m m,且应考虑板承受另一方向上的弯矩及由于混凝土收缩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