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婚姻与家庭的解读
婚姻与家庭的解读
?第一部分:变革中的婚姻家庭
1.婚姻家庭问题20年来的变化趋势
近2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是西方200多年工业化的浓缩。
主要体现在:
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
生活方式、文化、政治等的改变
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困惑
----社会进化过程中必然的结果
既反映了社会进化过程中的成就
也反映了社会进化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80年代末,中国的离婚率开始逐步上升,这种变化趋势在大城市尤为明显。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婚姻稳定-不稳定-稳定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必然性。1.1 离婚率增加
离婚率如何计算?
离婚率=当年离婚/当年结婚
离婚率近20年的变化----不断攀升
1979年4% 2.5%
2000年13% 28-29%
上海2000年离婚率大于30%,天津也在20%以上。
欧美国家大部分都在50%以上,北欧国家更高,其中瑞典在60%以上。
一、离婚是一种进步
离婚率的提高反映了人们自由选择程度的提高;也反映了现代人在私生活领域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
二、离婚也是社会问题的一种体现
离婚本身并不是罪魁祸首,罪魁祸首是婚姻的不幸,是漫长的“婚姻死亡”的过程,包括期间出现的婚内暴力、婚外性行为等。
在离婚的选择上,两边都是魔鬼,无法预知哪种选择会带来更多的痛苦。
1.2
婚前性关系包括同居、试婚等,从健康的角度讲,我们反对未成年人的性关系。
婚外性关系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在某项匿名调查中,有30%-50%的人承认自己发生过婚外性行为。因此,婚外性关系到底是婚姻破裂的原因,还是婚姻破裂的结果,仍需谨慎判断。
1.3
由医院心理门诊统计:有60%以上的心理问题是由婚姻家庭和情感问题导致,其中包括子女教育问题、第三者的问题、失恋和夫妻冲突等。
2
本章将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对此进行分析:
社会学角度
心理学角度
2.1
“社会转型期,婚姻过渡时。” 社会的转型必然会带来婚姻家庭的困惑。
新中国社会发展50多年来,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49-79年与79年以后。 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
1949-1979
1949—1979 年代婚姻“超稳定期”形成的4个原因:
原因一:经济合作社
经济合作社
——追求温饱/过日子
生育共同体
——血缘纽带的捆绑
社会封闭
——传统观念和道德的约束力
政治运动
——政治结婚和政治离婚
1979
79年以后,四条维系婚姻的纽带都发生了变化。
经济合作社的解体
——从谁也离不开谁到谁也离得开谁
生育共同体的功能削弱
——生育不再成为必然需求
社会开放
——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政治运动消失
——政治因素不再影响结婚或离婚
当外部维系纽带弱化后,内在纽带越来越成为维系
婚姻的重要因素:
——感情
——性
——价值观
——文化素质等 内在纽带更为文明、进步和高级,但是也更脆弱。
2.2
原因一:自由择偶的心理风险
自由选择的局限性:只能选择当时当地最好的配偶
永远存在相见恨晚的可能
原因二:居住条件的改善
——私密空间增加,社会控制减弱而人的
自我控制并没有增强
原因三:人口学因素的影响
——人的寿命不断延长,婚姻需要经历更长时间的考验
原因四:人口比例的失调
——人为的性别控制 男:女=118:100
——女弱男强的择偶规则导致甲女和丁男过剩
——已婚男性加入婚配市场,中年成功男性得到甲女的青睐
原因五:市场经济的价值观
——消费商品喜新厌旧的价值观和婚姻的情感
精神的价值观相混淆
——浪漫故事的渲染
——商业广告的诱导
3
1.加强法制建设
立法与执法并举
婚姻法的两次改革
2.婚姻家庭教育
组成家庭之前的 “岗前教育”很重要,取得“上岗证”的人才会在“夫”、“妻”、“父”、“母”的职位上做的更好。
3.婚姻家庭心理辅导和治疗
——科学正规的婚姻家庭亟待发展
4.性别教育
——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差异
——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期望不同
——男性和女性的发展不同步导致的婚姻关系不协调
1 青春期的性教育
青春期问题的重要性
不断延长的“性待业期”
——性成熟期提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