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的衰退.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经济的衰退

第三节 农村经济的衰退 一、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和封建剥削的加深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由于土地荒芜,影响了封建统治者从土地谋取利益的来源,清 政府曾一度提出了垦荒政策。安徽省于同治初年在临淮设立屯垦总局,在凤阳、定远各 设分局。农民垦荒种植,官收的田租第一年为三成,第二年为四成,第三年即平分。虽 然官租逐年加重,但也吸引了一些农民垦田,一部分人成了小土地所有者。另一方面,一 些官僚地主凭籍政治和宗法势力,大量兼并土地,农民无地化趋势也逐渐严重。在这种 情况下,安徽的一些地区推行 “永佃制”,土地租细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永佃制是地主 给佃户以较长期的佃权,使佃农的生产有所保障,放松了对佃农的人身束缚,有利于农 业的发展。但是,永佃制是地主阶级拿在手中的一个诱饵,诱惑着佃农向土地投入更多 的物化劳动,使土地由荒变熟,由瘦变肥,从而使土地的价值和产量由低变高,而土地 收益的大部分又通过地租流进地主的腰包。可见,永佃制是地主阶级在封建社会行将崩 溃之际对封建土地占有关系的一种调整,但丝毫没有减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晚清时期,安徽农民受田赋、地租、高利贷的盘剥十分深重。就田赋而言,太平天 国革命失败后,地方官吏和地主豪绅趁记录田赋的 “鳞册”散失而清查整理之机,尽量 缩小自己的 “册亩”数,扩大自耕农的 “册亩”数,造成田赋负担的不公平,把田赋负 75 40 担转嫁给农民。这一时期,安徽各地的地租率也很高,高者达 %,最低者也在 %以 193 · · 上。除了田赋地租负担外,封建统治者还向农民索取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据 《芜湖县 9 志》记载,晚清时期,农民承担的苛捐杂税,每亩完银达 分之多。农民缴不起地租和 苛捐杂税,只得向地主、商人借债,但利息率很高,高利贷剥削也很严重。如芜湖地区 20 30 流行的稻债、麦债,农民春天借贷一元,秋天除还本外,还要另加 ~ 斤稻谷,利息 45 率达 %以上。 国民党统治和日伪占领时期,安徽农村的地租、田赋、高利贷剥削更加严重。据民 18 1929 30 国 年 ( 年)的统计,全省旱地的地租率平均达 %以上,水田的地租率平均高 70 达 %。国民政府不仅沿袭北洋政府的正税、附税办法,而且还大幅度地提高税率。民 20 66 7 国 年同民国元年相比,安徽每亩田赋的正附税总税,水田平均上升了 .%,旱地平 78 6 19 1 81 4 53 均上升了 .%。如民国 年萧县的田赋每亩达 . 元,是明清时期的 . 倍。当时, 25 48 1 287 2 田赋附加税有 种,附加税对正税的比率,最低为 .%,最高达 .%。歙县的附 17 22 5 加税,从民国 年到民国 年竟增加 倍多。抗日战争期间,安徽国民党统治区的农 3 7 2 6 民承担了更为繁重的苛捐杂税,如田赋的征收,每亩稻谷 .斗、小麦 .斗,比民国 85 85 7 中央政府规定的标准分别高 %和 .%;另外还有其他费捐摊派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