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四线铁路桥梁车桥耦合建模与振动分析 - 振动工程学报.doc

大跨度四线铁路桥梁车桥耦合建模与振动分析 - 振动工程学报.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跨度四线铁路桥梁车桥耦合建模与振动分析 - 振动工程学报

大跨度四线铁路桥梁车桥耦合建模与振动分析 肖祥任伟新摘 要:目前大跨度多线铁路桥梁的列车走行性受到较大的重视,其建模和车桥耦合振动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本文以某四线大桥为背景,由实测结构模态参数结合设计相关资料,建立了桥梁基准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此模型,由轮轨法向刚性接触关系,采用模态叠加法建立了车-桥整体系统运动方程,并结合实桥通车实验和数值计算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开展了多种工况下的车辆—桥梁耦合振动分析计算,对桥梁和车辆的动力响应以及列车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了一些有工程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大跨度多线铁路桥梁;车—桥耦合;实桥实验;空间振动;刚性接触 中图分类号:U44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大力发展,大跨度多线铁路桥梁的不断涌现,它们在运行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也受到较大的重视。对铁路桥梁进行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时,依据设计图纸建立桥梁模型往往不能准确反映结构实际工作状态,有时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相应的车桥耦合动力分析结果也有待实验验证。因此,在进行列车—桥梁空间耦合振动分析研究,并对桥梁走行性进行评价时,动力模型的准确建立及其实验研究有着较重要的工程价值。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也正在逐步的开展中,如Kaliyaperumal[1]通过实测频率来验证桥梁模型的正确性,Rebelo[2],Liu、Reynders和De-Roeck[3]通过对桥梁进行环境振动试验来验证模型等等。但关于大跨度多线铁路桥梁的研究。本文以某四线铁路大为背景,动力特性分析研究由实测数据建立桥梁基准有限元模型,在的基础上,开展具体的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特性分析和走行性研究。 工程概况与环境振动实验 该桥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联长最长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并且首次采用了三主桁三索面的结构形式,也是目前活载最大的斜拉桥。大桥典型横断面跨径布置如图2。在大桥正式通车之前对全桥进行了环境振动实验。实验数据采用德国IMC动态数据采集仪进行采集,测试内容包括全桥各测点竖向、横向以及纵向的加速度时程。桥面两侧每一拉索位置处均选为测点、加上支座位置、边跨和中跨中点处,总共布设了150个测点,测点布置如图3所示。 由于桥梁测点较多、跨度较大,整个试验分成15个测试组进行,如表1所示,每个测试组有13个测点,10个移动测点和3个固定不动的参考测点它们分别由移动测站和固定测站完成,移动测站和 图1 桥梁跨径布置(单位:m) Fig.1 rrangement of bridge spans( a. 钢横截面(单位:m) b 混凝土横截面(单位:m)a. Cross-section at the part of steel deck b. Cross-section at the part of concrete deck 图2 桥梁典型横断面 Fig.2 Typical cross-section of bridge 图3 测点布置示意图 Fig.3 rrangement of test point 固定测站之间采用测站同步GPS装置进行同步。典型测点如图4,移动测站和固定测站示意图分别如图5~6,测站同步GPS装置如图7。现场测试时采样频率均取为100Hz,采样时间均为30分钟。图8为边跨跨中测点竖向加速度时程。图9为边跨跨中测点竖向加速度自功率谱。 图4 测点示意 Fig.4 Typical test point 图5固定测站示意图 Fig.5 ixed test station 图6移动测站示意图 Fig.6 ovable test station 图7测站同步GPS装置 Fig.7 GPS synchronous devices 图8 边跨跨中测点竖向加速度时程 Fig.8 ertical acceleration time history of the test point on the midpoint of side span 图9边跨跨中测点竖向加速度自功率谱 Fig.9 ower spectrum of vertical acceleration 表1 各测试组测点 Tab. 1 Test point of each group 测试组编号 测试组 包含测点 测试组编号 测试组 包含测点 1 R1 R2 R3 71-75 146-150 9 R1 R2 R3 31-35 106-110 2 R1 R2 R3 66-70 141-145 10 R1 R2 R3 26-30 101-105 3 R1 R2 R3 61-65 136-140 11 R1 R2 R3 21-25 96-100 4 R1 R2 R3 56-60 131-135 12 R1 R2 R3 16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