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发酵条件的影响综述
不同发酵条件的影响综述
作者:康毅 刘树文 骆艳娥 但霞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菌种保存培养基、种子培养基(g/L):葡萄糖20、蛋白胨20、酵母浸粉10,用HCl或NaOH溶液调节pH值为6.0,121℃灭菌21min。发酵培养基基本成分与种子培养基相同,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各成分相应改变。1.2仪器与设备SS-325型立式蒸汽灭菌锅日本TomyKocyo公司;UV-17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Shimadzu公司;QYC2102C型立式双层恒温摇床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RC5C+型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美国科峻仪器公司。
菌种活化及种子培养将保藏菌种接种划线,待长出单菌落后挑取单菌落划线,30℃恒温培养,24h后于4℃冰箱保存待用。从平板上刮取单菌落,接入2个装有50mL种子培养基(调节pH值为6.0,121℃灭菌21min)的250mL摇瓶中,发酵温度30℃、转速150r/min条件下培养24h后转接于2个装有100mL种子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再培养24h,条件同上。摇瓶发酵培养将经转接、扩培后的液体发酵培养基摇匀,500mL摇瓶装液量为300mL,接种量3.3%,转速100r/min,发酵温度28℃。单因素试验设计指标测定生物量的测定发酵液稀释一定倍数后,使光密度(OD)值约在0.2~0.8之间,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在560nm波长处OD560nm值,所得OD560nm值乘以稀释倍数来表示生物量。甘油产量测定采用甘油试剂盒测定。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为3次实验的平均值,采用OriginPro8.0和Minitab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
葡萄糖质量浓度的影响由图1可知,不同葡萄糖质量浓度条件下,甘油在发酵8h时产量均达到最高,而当葡萄糖初始质量浓度252g/L时,整个发酵过程中甘油产量一直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葡萄糖初始质量浓度108g/L时,生物量最先达到稳定期,但甘油产量并不理想;过高的葡萄糖质量浓度(252g/L)抑制了微生物生长,导致菌体生长较缓慢;葡萄糖初始质量浓度为180g/L时,菌体生长曲线最为规律且生长量最大。由图2可知,当果糖质量浓度为108g/L和180g/L时,甘油产量在发酵60h时达到最高,分别为119.47mu;mol/L和37.93mu;mol/L。而果糖质量浓度252g/L时,甘油产量在8h时达到25.29mu;mol/L。不同初始果糖质量浓度对S.cerevisiae菌体生长影响的差异不显著。
pH值的影响由图3可知,不同初始pH值对S.cerevisiae合成甘油的影响趋势基本相同。发酵16h时各pH值条件下的甘油产量均降到最低,之后又有所增加,48h时各pH值条件下的甘油产量达到最高。pH2.0严重抑制了S.cerevisiae的生长。综合而言,pH3.5较适宜S.cerevisiae菌体生长和合成甘油。
SO2添加量的影响由图4可知,添加20、40、60、80mg/LSO2可以促进S.cerevisiae发酵前期(le;8h)的甘油合成。当发酵进行到24h时,添加60、80、100mg/LSO2条件下的S.cerevisiae甘油产量相对添加20mg/L和40mg/LSO2时高。但是60h后,添加20mg/LSO2中条件下的S.cerevisiae甘油产量明显升高且没有下降趋势。各不同SO2质量浓度添加量条件下,菌体生长良好,差异不明显。
发酵温度的影响由图5可知,不同温度条件下,发酵进行8h时,S.cerevisiae甘油产量明显升高,16h时各发酵温度条件下甘油产量均下降并为整个发酵过程的最低值,而培养基发酵温度22℃和28℃时,菌体生物量分别结束对数期达到稳定。
Plackett-Burman试验的设计方案和结果见表2,表中的“1”表示因子所取得的高水平值,“-1”表示低水平值,试验的响应值为发酵液中甘油含量。Plackett-Burman试验的结果分析如表3所示,根据Minitab软件系统的运行规则,通过P值检验来筛选显著性因素[11]。当因子所对应的P<0.05时,判断该因子为显著性因素,当P<0.01时对响应值影响非常显著[12]。据此判断在本研究中pH值和SO2添加量为影响甘油产量的显著因素。实验的置信水平为95%,根据表3中的系数值,得出响应值的一次线性回归拟合方程:Y=461+19.3X1+10.7X2-20.8X3-77.8X4+104X5(R2=0.888)。由于X1、X2、X3均为非显著性因素,因而将三者舍掉,将X4=-1、X5=1代入回归方程,则Y=642.8<655.64,因此Plackett-Burman设计中第6种组合为最优,即初始葡萄糖216g/L、果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