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冶的环境美学思想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园冶的环境美学思想分析

关于园冶的环境美学思想分析 《园冶》题词的作者郑元勋说: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何?曰:“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异者奈何?简文之贵也,则华林;季伦之富也,则金谷;仲子之贫也,则止于陵片畦;此人有异宜,贵贱贫富,勿容倒置也。 他这话,强调的是园为人所设,人的身份地位有别,造园就要切合园主人的身份。简文帝是南北朝时梁朝的第二代皇帝,名萧纲,因他地位尊贵,故有华林园这样瑰丽的园林与之相配;季伦即是晋代著名的富豪石崇,因他富可敌国,故能拥有“柏木万株、江水周舍、观阁池沼游鱼仙禽毕具”名之为”金谷”这样的园林。陈仲子是战国时齐国的义士,孟子称赞他“诚廉士哉”。陈仲子贫穷,故只能拥有一小片菜畦了。同样是园,差别竟如此之大!造成园林千差万别的原因是很多的,郑元勋这里仅只强调了人的地位与财富这一种原因,其实,学识修养特别是审美趣味对园林品位的影响之大,绝不亚于地位与财富。 园虽然有具体的主人,为具体主人所用,但园某种意义上也是公共财富,它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一定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的审美诉求,因此,园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一定文化传统人类的审美诉求,就成为此园品位高低的重要评判标准。关于这一点,没有人比《园冶》的作者计成更清楚的了。计成说:凡结林园,无分村郭,地偏为胜。开林择剪蓬蒿,景到随机,在涧共修兰芷。径缘三益,业凝千秋,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即是。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倾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结茅竹里,睿一派之长源hellip;hellip;凉亭浮白,冰调竹树风生;暖阁偎红,雪煮炉铛涛沸。渴吻消尽,烦顿开除,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晓风杨柳,若翻蛮女之纤腰。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清气觉来几席hellip;hellip;(《园冶bull;园说》) 从这些生动的描述来看,园须具有这样的功能:首先是居。居需要一些什么条件呢?计成说“地偏为胜”。为什么要强调“偏”?因为园作为别墅,是主人公余休闲度假的处所,既然是公余休闲度假的处所,就宜取静,就不宜建在闹市之中。公余休闲,不可无书,所以,“一榻琴书”是不可少的。如果园有“萧寺为邻”,园主人得便访访高僧,谈谈佛理,当是一桩雅事。当然,既然是休闲之居所,屋室必须雅洁,“轩楹高爽”,若开窗即景,又庭院即画,“梧阴匝地”“槐荫当庭”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其次是游。这游是在自己住处游,与去外地的旅游区别很大,其一是游的规模小,所以,园林中的景观设置不能不讲究密度,步步有景,移步换景,一景多用,互为借景,但又不能过于人工,“景到随机”方妙。其二居游合一,要做到这一点,供人居住的建筑就必须有所讲究。一是力求不破坏景观,而且能融入景观“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二是方便观景,“移竹当窗,分梨为院”“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即是”。这样,即使在屋子中,也能赏景,相当于“卧游”。 园林是主人特殊的生活环境。环境与自然有一个根本的不同,自然是可以离开人的,而环境却不能离开人。环境与人的关系是多重的、最基本的,环境是人的生活场所,生活是环境的本质。好的环境必然是宜于人生活的,只有宜于人生活的环境才称得上美的环境。 《园冶》强调园林对于人的生活全面的肯定,触及到了环境是人的家这一根本问题。《园冶》的《相地》一节明确地提出了”便家”①的概念。园林作为园林主人之家,就应当有家的温馨感。家的温馨感涉及诸多方面的设置,除了适宜的人气外,这自然景观的设置是不能不讲究的,园林中有诸多的自然景物,在园林中是可以欣赏自然景观的,但是,在园林中赏景与在园外赏景大有不同。园外的景观也许胜于园中的景观。园外的景观再好,难有温馨感,园林中的景观,即使有些平凡,那一草一木也让人温馨。计成说“涧户若为止静,家山何必求深”。这话的意思是,园中设的涧户只要能给人静谧感就可以了,园中的山林也不必过于冷僻幽深,言外之意是千万不要给人以恐怖感。 园以可人为上:“涉门成趣,得景随形” 封建社会的园林除了寺庙园林、祠堂园林等公共园林外,都是私家园林,私家园林的拥有者均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一般来说,园林外,他还有一所正宅,这正宅中也可能具有一些园林因素,但在功能上与专门的园林完全区分开来。正宅也是主人的生活场所,但主人一般也在此处理某些(当然不一定是全部)与工作上相关的事务,凡体现主人身份地位的礼仪活动一般只能在正宅举行,所以,正宅的建造尺度与宅内的各种设置较园林更注重礼制。与之相应,主人在正宅中的生活相对来说不能过于放任。园林则不同了,作为主人的别墅,是主人私密生活的场景,只要于重要的礼制不相违背,它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