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经学退出学制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docVIP

民初经学退出学制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初经学退出学制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民初经学退出学制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经学于民初退出学制,与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的实际运作情况有很大关系。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担任首届教育总长。1月 9日,教育部成立。19日,启用印信。当时,教育部成立的处境极为困难,既无办公地点,也无法处理详细事务。蔡元培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商谈时,请求拨给屋舍办公,却被告知 “办公房屋,须汝自找”。蔡元培连日寻觅,均无合适地点。幸而得到时在江苏都督府内务司任职的马相伯的帮助,借用该内务司的楼房三间,方才得以成立教育部,开启印信办公。但所谓办公也只是 “例行公事亦至少,不过各省请问,加以答复而已。”开办条件虽然简陋,临时政府教育部却将新的教育方向逐渐确定下来,这与蔡元培主持下教育部的人事安排有关。蔡元培被任命为教育总长时,刚从欧洲留学回来,对于国内教育形式不免生疏,“去国多年,于近来教育情形,多所隔膜”,所以专门邀请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的蒋维乔相助,请其 “对于全部事务,无论大小,悉为计画之”。蒋维乔应允之后,即向蔡元培建言变革学制,请立符合共和政体的教育,“现在改革伊始,军事未毕,实施教育,尚未其时,不过国体变更,前清 《奏定学堂章程》,合乎帝制,不适于共和。各省已办之学校,值此新旧交替,将无所适从。宜一面先颁行通令,对旧制之抵触国体者去之,不抵触者暂仍之,以维现状。一面从速草拟新学制,为根本之改革,此乃教育部目前之责任也”。蔡元培对此建议极力称善,奠定了新的教育部拟订教育办法 “迎合共和”的大方向。并在 1912年 2月发表 《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提出 “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宗教自由相违”,主张实行尚武、尚实、尚公、世界观及美育教育,预示着教育方针的重大调整。 用 “抵触国体”与否的标准来界定旧有教育办法,自然否定了与旧政体、旧伦理密切相关的经学课程。由于方向确定,蒋维乔呈上的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14条及 《暂行课程标准》,很快被蔡元培采纳。并刊登于 《临时政府公报》,咨行各都督府,“民国既立,清政府之学制,有必须改革者。各省都督府或省议会鉴于学校之急当恢复,发临时学校令以便推行,具见维持学务之苦心,本部深表同情。惟是省自为令,不免互有异同,将使全国统一之教育界俄焉分裂,至为可虑。本部特拟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若干条,为各地方不难通行者,电告贵府,望即宣布施行。至于完全新学制,当征集各地方教育家意见,折衷至当,正式宣布”。14条通令中,第 8条即规定了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⑧清季办学过程中虽饱受新教育家指摘,却一直存而不废的经学学科,最终在民初暂行法令的规定下明文废除。据当事人回忆,暂行法令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此区区十四条通令,革除前清学制之弊,开新学制之纪元,于全国教育停顿,办法纷歧之时,赖此通令得以维持,其影响实非浅显。hellip;hellip;以后小学、中学、师范之课程,虽与此标准略有出入,然大体相类,直至十一年采取美国式,颁布新学制,此标准始失其效力。” 按照经学在民初学校中的存续状况而言,蒋维乔的上述言语与史实大致没有偏差。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暂行通令并非出自于蔡元培的筹划。据蒋维乔声称,《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的产生,是其与一群商务印书馆同仁商定后的产物,“余乃于未进教育部前,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与高梦旦、陆费逵、庄俞等计议,草定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十四条,预备到部后发表”。⑩陆费逵的回忆,验证了这一说法,“我与蒋竹庄商定一稿,即元年一月所颁之暂行办法及四条通电。其内容大体根据我三年中所研究的结果,如缩短在学年限 (中小学改为共十二年),减少授课时间,小学男女共学,废止读经等,均藉蔡先生采纳而得实行,其愉快为何如也。”因各人主观感情的不同,事实的回忆常不免依据个人立场而做出不同程度的放大或缩小,但比照两人言论,商务印书馆与民初经学退出学制无疑有着直接的关联。参与拟订这一草案的商务印书馆陆费逵、庄俞等人,大都奉行西式教育观念,晚清时已积极提倡废除学堂读经。在清季商务印书馆所出的 《教育杂志》上,陆费逵的 《小学堂章程改正私议》和庄俞的 《论学部之改良小学章程》,都直接提出了废除小学堂读经的主张。蒋维乔也在商务印书馆另一刊物 《东方杂志》上,撰文表达了类似观点。进一步剖析各人言论,可见近代教育转型时期商务印书馆刊物的舆论风向,藉以展现中西学碰撞与交融下的纠葛。二商务印书馆自创办之日起,与近代中国教育便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于 1909年刊行的 《教育杂志》,设立的初衷虽与推广教科书有关瑏瑢,但在刊物出版的过程中,因主编陆费逵主张学制改革,重心逐渐放在了研究教育与改良学务上面。围绕晚清学制的颁布、实施与改良, 《教育杂志》连续刊载了系列讨论学制的文章,希望办学者注重普及西学与西式教育观念,强调用西学办法进一步改造中学,一度成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