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岩石圈板块构造理论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汇聚型板块边界: 洋-洋:阿留申群岛,太平洋板块在此以平均45度的俯冲角向北消减于北美洲板块之下 日本为什么多地震?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碰撞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往往会出现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底部俯冲的现象。由于碰撞和俯冲造成强烈的地壳变形与热效应,而成为地球表层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 转换断层型边界:这种边界既不形成新的岩石圈,原来的岩石圈也不会消减。转换断层是相邻板块发生沿边界方向的平移错位。此类边界具有水平位移的浅源地震特征,往往伴随着板块的分离和火山活动。 三种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 A)离散型板块边界 B)汇聚型板块边界 C)转换型板块边界 威尔逊旋回 威尔逊(1973)从板块构造观点出发,揭示了岩石圈从大陆破裂到大洋形成再到大洋闭合的完整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演化期): 胚胎期(大陆破裂期) 幼年期(初始洋盆期) 青年期(成熟大洋期) 壮年期(衰退大洋期) 衰退期(残余洋盆期) 终结期(消亡期) 地幔的活化可以引起稳定的大陆壳的破裂形成三叉裂谷。地幔的活化使其热熔物质喷流或上涌对流,岩石圈及陆壳随之变薄,破裂成三叉型的一系列地堑。其中东非裂谷即胚胎期典型代表。 胚胎期 (大陆破裂) 幼年期 (初始洋盆期) 红海、亚丁湾在15-25百万年前开始扩张。大陆进一步分离,洋脊终于出现并形成了新的洋壳岩石圈,这一年轻的洋脊系统及其伴生的洋盆就是红海(幼年期) 。 目前红海随着阿拉伯与非洲的分离正在逐渐加宽,最后必然会演化成为新的大洋——如大西洋(青年期) 青年期 (成熟大洋期) 壮年期(衰退大洋期) 当新的大洋继续扩张,其大陆边缘就会出现俯冲消减,一种是西太平洋型(壮年期);另一种是东太平洋(南美)型 西太平洋型 太平洋板块沿着亚洲东部大陆边缘的千岛海沟,日本海沟,琉球海沟,菲律宾海沟,向欧亚板块下面俯冲,形成(海)沟—(火山岛)弧—(边缘海)盆型的汇聚带,它由海沟、火山岛弧和弧后边缘海盆地组成现今亚洲东缘花彩列岛式的地理面貌。 东太平洋安第斯山型 纳兹卡板块在秘鲁—智利海沟向南美板块下俯冲形成沟—弧型的板块汇聚带。它由海沟、火山弧组成。安第斯山脉即位于火山岩浆带中 始新世 衰退期(残余洋盆期) ——地中海 两侧陆壳靠近 终结期:喜马拉雅型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属于陆—陆碰撞型汇聚带。由于大陆壳较轻而漂浮在软流圈上,多数不可能被带往深部。当两个大陆碰撞时,板块运动会减慢或停止。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带称为板块缝合带或线(suture)。缝合带是大陆重叠而大大加厚和山脉形成的地方。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形成就是陆-陆碰撞的例子 East African rift valley Red Sea Atlantic, South Arctic oceans Pacific Ocean, Mediterranean Sea Himalaya Mts, Alps, Urals 威尔逊旋回小结 胚胎期 幼年期(初始洋盆期) 青年期(成熟大洋期) 壮年期(衰退大洋期) 衰退期(残余洋盆期) 终结期(消亡期) 板块运动的机制最初是由海底扩张的机制——地幔对流来加以解释的。但由于地球内部实际条件的限制,地幔对流的规模、方式和起因都受到了广泛质疑。20世纪80年代后又陆续产生一些新的解释。 板块运动的机制 全幔还是分层对流? 物理与化学界面 对流元形态与规模 物质状态 670 14000 地幔对流机制面临的困难 从“热点”到超级地幔柱 太平洋中北部的夏威夷海岭是一个无地震而有火山活动的岛链。摩根用热点——地幔深部上升的热物质喷射到地表的产物——来解释这种无震脊上的火山中心。认为热点下面的柱状热流在地幔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当岩石圈板块在热点上移过时,就留下了一个年龄逐渐由老变新的火山(岛)链。 在夏威夷热点的迁移 丸山茂德进一步推断:岩石圈下插板块一直可以沉降到且滞留于670km深的上、下地幔边界处,并被软化、流动,当滞留板块积累到一个临界量之后,就会塌落到下地幔。为了填补因塌落而形成的“空间”,下地幔就会产生向上运动的热地幔柱。把塌落的滞留板块称为“冷地幔柱”,上升地幔物质称为“热地幔柱”。这就是超地幔柱假说。 从“热点”到超级地幔柱 按照对地幔柱模式的共识,幔柱的生成是因为外核中熔融铁散发的热量通过传导过程穿透核幔边界,在该界面上方的100-200km内,由地幔底层的固态硅酸盐岩石吸收;当这一过程持续到积累了足够的热能后,这层因过热而密度显著降低的地幔岩石将上升近3000km,到达岩石圈底部而形成地幔柱. 地幔热柱说 “热柱起源于核幔边界” 板块构造学说建立的依据(大陆漂移:形状、古生物、气候、构造、极移;海底扩张:地磁条带)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涵(理论内涵:岩石圈、水平运动;板块边界:离散型、汇聚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