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园林_园林艺术(景观艺术学)概要1.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意园林_园林艺术(景观艺术学)概要1

实例分析: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为清代皇家园林,建于1750年,原名为清漪园。 园内山水相抱,风景优美, 北雄南秀兼而有之,气势恢宏, 为中国封建社会修建的最后一 座皇家园林。 颐和园总体写意 静观万物,俯察庶山;崇朴鉴奢, 以素药艳;博余名景,集锦一园; 外旷,内幽,求寂避喧。 其总体写意体现于整体环境的 营造、规模宏大的山水布局和 各种造园要素的精心设计之中, 同时也借助于联想寓意,匾额 楹联等点题手法。 主题写意的体现 “儒、道、佛”思想的体现 颐和园的园林构思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全园景观生动地体现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寿”的思想,在建筑名称及题匾中如“仁寿殿”、“仁以山悦”、“扬仁风”等都是这种思想的直接表现 仁寿殿 “仁寿”二字则出自孔子的《论语 雍也》篇中的“知者乐,仁者寿” 构园中所追求的“天地境界”: 道家崇尚自然的表现:昆明湖的“一 池三山”的设计格局 禅宗的思想体现: 全园的核心建筑佛香阁,供奉着佛像,万寿山前山后山分布的汉藏佛教建筑都直接表现了对佛教的信仰,这是一种象征性的造景手法 万寿山建筑分布 造园要素写意体现 杭州西湖意境的体现 以杭州西湖作为规划蓝本,体现烟水 迷离的风景画面、形成山水画长卷之 意境。 “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现: “铜牛”它与湖西岸的一组大建筑群 “耕织图”成隔水相对之态势, 略师其意,不舍己之所长 江南园林写意的体现 引进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 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 具体仿建名园。 寄畅园 谐趣园 买卖街 植物写意的体现 西堤:乾隆咏诗:“千重云树绿才吐,一带霞桃红欲燃。” 西北的水网地带,岸上广种桑树,水面丛植芦苇,水鸟成群出没于天光云影中,更增益一派天然野趣的水乡情调。 西堤 标题写意的体现 长廊从东到西有“留佳”、“寄澜”、 “秋水”、“清遥”四座亭子,上书匾额, 暗示春夏秋冬四季对湖景的观赏。 留佳 寄澜 秋水 清遥 建筑写意的体现 前山中央建筑群的点景建筑如:佛香阁、五方阁、转轮藏、敷华亭、撷秀亭等,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所看到的湖山景观,比起黄鹤楼前的“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腾王阁的“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意境,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佛香阁上眺望昆明湖 诗情画意之写意体现 “知春亭”—在昆明湖东岸北端一小岛,岛的形状似鸭子状,上建知春亭,取意“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寓意。 知春亭 知春亭上远望对面的佛香阁 任何一座园林都不外乎在整体立意的指导下,进行局部景区景点布局,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手法进行写意的创造,最终使诗情画意之意境得以体现整体立意。 THANK YOU 北宋兴起次画法 * 这部动画片可谓中国水墨动画片的颠峰之作,其画面之精美已经远远超越故事内涵的哲理,把中国绘画的水墨技巧发挥到了极致!1990年获加拿大第十四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 * 写意园林 论中国士大夫的思维方式与古典园林的写意手法 宋亚男 2009.03 目录 写意涵义 写意创作手法 中国士大夫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对中国园林写意手法的影响 中国园林写意手法 实例分析 写意涵义 写意 俗称“粗笔”, 与“工笔”对称。中国画技法 名。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重表现描绘对象的 意态风神的画法。 工笔 写意 第二层涵义: 一种不过分追求和拘泥于绘画对形象的摹写, 而是追求赋予有限形象更深广寓意的艺术宗旨。 体现了不拘泥于形似 追求对士大夫心怀的充分表现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方法和艺术宗 旨统称为写意。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开始运用写意 手法。 士人园林出现为标志:古典园林对 艺术的追求由单纯重在建立无限广 大和含蕴万物的宇宙模式过渡到对 古典园林诗画境界的全面把握。 魏晋南北朝时期:兰亭 中国士大夫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的“士”,是指精通文 献和宗法传统的知识分子。 孔孟儒学: 儒家的人生态度从总体上说是积极进取的。 儒家:主要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 儒家要弘道于天下, “学而优则仕” 道: 偏重于“出世”,但终极关怀是积极入世。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不会因为事物太大而包容不下,也不 会因为事物太小而忽略它。 道家以其“道法自然”,力图在一个变 动的世界中寻找素朴中存在的和谐,寻 找个人的价值。 玄学: 玄学兴盛于魏晋时期,是一种以道为主掺杂了佛、儒观点的思想。 魏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