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检测论述类文本阅读CWord版含答案].doc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检测论述类文本阅读C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检测论述类文本阅读CWord版含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 C组 一、武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分 “某某市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其承载力的极限”已经见诸媒体,常常被政府官员引用。当初对于人口增长的趋势缺乏科学判断,从而造成了当前的拥挤局面。面对这种拥挤,是应该去增加城市的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是控制人口从而减少需求? 先来说说承载力。讨论城市物理意义的人口极限,在经济学家看来意义不大。原因在于在城市规模的物理极限到来之前,价格机制已成为制约城市扩张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一个城市人口规模真正达到了物理极限。比如,上海仍有2 000平方千米的耕地,占上海市域面积的三分之一。 接下来的问题是,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承载力,而决定承载力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都是可以变化的。在诸多影响城市人口容量的因素中,首先可以改变的是技术与管理。以水资源为例,“水质型缺水”的上海在长江河口建成的青草沙水库,受益人口超过1 000万人,其规模占全上海的50%以上,一举解决了供水的难题。政协的一个调研组认为,如果加大新水源开发和治污节水的力度,上海淡水资源可支撑2 800万~3 000万人口。 以交通和环境为例。依靠密集地铁网络解决出行难题,同时可以减少汽车废气排放。有学者提供数据,上海居民以轨道公共交通出行人数占总人口的25%左右,而国际大都市伦敦轨道交通高达65%。很多城市都有对使用汽车的限制,汽车的使用量明显下降,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再以产业结构为例。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应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和农业单位产值的水资源和土地使用量均大大高于服务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将能够极大缓解城市的水和土地压力。再看土地的容量,以每平方千米5 000人计。只要将上海目前耕地的一半(近150万亩)转为建设用地,就可以容纳500万人口。如果这些被吸纳的人口来自农村。按2007年全国农村人均占用200平方米(0.3亩)宅基地,他们进城后,宅基地复耕为农业用地,可增加耕地150万亩,相当于其在上海占用的150万亩耕地,可以实现跨地区的农业用地占补平衡。 城市的产业升级是必需的,并不意味着在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减少对低端劳力的需求。恰恰相反,城市高端人才的集聚必然会带来对于低技能劳动力的更多需求。高端写字楼越多,需要保安和清洁工就越多。高收入的人越集聚,越需要更多的消费性服务。低技能劳动力向大城市集聚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如果限制其流入,则必然提高相应岗位的劳动价格。反而不利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 公共服务的总量也是可以改变的。今天,在中国的大城市所感受到的公共服务压力与长期以来公共服务按户籍人口做规划有关,也与对常住人口的增长趋势估计不足有关。其实,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一个投资问题,只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公共服务的投资就可以相应增长,应根据人口流动的方向向人口流入地倾斜。 如果制约城市人口增长的因素都可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技术和管理的进步而不断调整,那么,城市的人口承载力就可以继续增长。从世界上其他国际大都市的状态来看,最终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长速度会随着规模经济效应逐渐释放而放缓,但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美国的几个最大城市,在经历过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人口下降或增长放缓后,在近30年里又迎来了人口的重新增长,其原因就在于现代服务业对于人口集聚的需要。 (选自2013.3《中国改革》陆铭《大城市人口仍有增长空间》,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能成为“大城市人口仍有增长空间”的理由的一项是分(   A.讨论城市物理意义的人口极限在经济学家看来意义不大。 改善技术与管理水资源缺乏、交通和环境紧张状况可得到解决或缓解。 调整产业结构既可解决农民入城问题又可缓解城市的水资源和土地的压力。 城市产业升级会带来对于低技能劳动力的更多需求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城市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分(   A.作者认同经济学家“在城市规模的物理极限到来之前价格机制已成为制约城市扩张的力量”的观点。 大城市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承载力取决于城市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可变化因素。 上海交通出行难题和上海居民采用轨道公共交通出行人数比例过低大有关系。 只要把进城农民的宅基地复耕为农业用地就可以实现跨地区的农业用地占补平衡解决土地紧缺困境。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分(   A.既然价格机制可成为制约城市扩张的力量中国实行的市场经济自可解决大城市人口扩张的难题。 城市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更多需求必然会带来高端人才的集聚有利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 大城市的公共服务压力与长期实行的按户籍人口做规划有关对常住人口的增长趋势估计不足有关科学评估人口增长趋势、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可为大城市人口增长空间提供保障。 世界上其他国际大都市人口持续增长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