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 《出师表》 《陋室铭》 《虞美人》 2010 《劝学》 《杂说(四)》 《游山西村》 2011 《论语?述而》 《蜀道难》 《醉翁亭记》 2012 《孟子告子上》 《师说》 《永遇乐》 2013 《观刈麦》 《阿房宫赋》 《赤壁赋》 2014 《春望》 《离骚》 《蜀道难》 2015 《使至塞上》 《离骚》 《念奴娇·赤壁怀古》 2016 《出师表》 《劝学》 《永遇乐》 名句默写考查统计 * 宏观思路:先初中篇目再高中篇目,一轮应本着由篇到段到句到字的顺序,稳扎稳打,重梳理、重语境,达到从文本中心思想到文段意思的掌握,再在检查环节进行由字到句到段到篇的巩固。微观操作:候操安排有序,晨读安排高效,做好检测环节有效督促,做到课前有效利用。梳理文本和分段默写相结合,初高中部分循环进行。做好背诵和考试的阶段性结合,利用周测和调研考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名句默写的宏观思路和具体操作系统 * 任务细化、检查到位 背诵和默写相结合 生僻字、同音字、通假字 技巧记忆(联想、谐音) 建议 :名句默写也需要讲! * * *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原大纲】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新大纲】 新大纲取消了原有了“必考内容”等表述,去掉了“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这一宽泛模糊的说明,取而代之的是增补了对于论述类文本的详细考查说明83个字。 高考命题组对于现代文考查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提醒了我们,需要对“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这类准确界定的文体有所准备,备考更有针对性。 年份 内容 选文类型 考点 2012 《科技黑箱》 自然 科学类 理解概念 筛选整合 归纳概括 2013 《老子的 年代》 社会 科学类 ①写作原因 ②筛选整合 ③归纳概括 2014 《悲剧》 社会科学类 ①理解概念 ②筛选整合。 ③归纳概括 2015 宋代的货币 流通和信用 社会科学类 ①理解分析 ②筛选整合 ③归纳概括 2016 殷墟甲骨文 社会科学类 ①筛选整合 ②理解分析 ③作者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考查统计 * 论述类文本阅读 文本特点: 1.题材多元化 2.学术科普化 3.层次清晰化 课标I——殷墟甲骨文 第一段:殷墟甲骨文的定义及其影响 第二段: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第三段:增加了文献记载的可信度 第四段: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第五段:加速了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 2016高考试题再现 ①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②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1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1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1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 ③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④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