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简报第二十八期.doc

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简报第二十八期.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简报第二十八期

第十三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全国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简 报 第28 期 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编 2013年10月17日 本?期?摘?要 ◆ 《中国青年报》:团旗聚集创新“小伙伴” 《人民日报》:“挑战杯”决赛在苏州大学揭幕 14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苏州大学开幕。 本届竞赛以“挑战创新路·共圆中国梦”为主题,自3月启动以来,全国近2000所高校开展了校级竞赛,向“挑战杯”官方网站报备了近2万件作品。经过省级比赛、全国复审,最终440所高校的1135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港澳地区14所大学的59件作品将一并参赛参展。本届竞赛开创了自1989年创办以来的多项新纪录:第一次由省属“211工程”高校承办;第一次在地级市举办;第一次采用校地合作的承办模式。 《人民日报》2013-10-16 《中国青年报》:“挑战杯”新设“累进创新奖” 和“交叉创新奖” 正在苏州举行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增设了“累进创新奖”和“交叉创新奖”两个奖项。 “累 进创新奖”主要针对往届挑战杯参赛作品,参评作品或较当年参赛时有重要研究进展、或在作品孵化方面有明显成果、或得到学校支持基金跟踪培养、或被党政采纳 予以实践等;“交叉创新奖”主要针对入围本届挑战杯竞赛的作品,参评作品须涉及两个及以上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方面突出体现 作者的跨学科研究能力。两个奖项将各有10余个项目获奖,获奖项目将获得一定的经费鼓励。 2009年,周梦宇及其团队开发的 “labμ计算机代数系统应用软件”在第十届挑战杯上代表清华大学获得了特等奖。他告诉记者那时只是开发了初步版本,从2009年到2013年的4年 间,“labμ”系统一直被学生社团“labμ”科学研究会的会员们传承开发,每隔一段时间,学校团委会定时记录该项目的最新进展,人换了几拨,但项目始 终没有断,现在的版本又增加了很多功能,应用起来更方便。 据负责挑战杯评选工作的团中央相关负责人介绍,“累进创新奖”的设置主要 是为了鼓励各高校对挑战杯参赛项目进行“继续支持和培育”,继而达到推动竞赛由短期开展向日常活动的转变。而“交叉创新奖”的评选则是顺应了交叉学科学术 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趋势,丰富大学生的知识面,建立全面的“研究能力体系”。 《中国青年报》2013-10-17 《中国青年报》:团旗聚集创新“小伙伴” 10月15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评选现场,参赛选手在等待评委到来。 屏幕前舞动跳跃的皮影小人的指挥者竟然是机器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皮影表演设备”,为皮影表 演机器人设计整套自主学习算法,使得机器人可以自主从民间艺人的表演中提取并处理动作信息,舞动机械臂将表演还原;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带来了可以立体移动、 进行三维操作的“新型宏动式3D鼠标”;澳门大学的展览作品“视障人士巴士系统”把报站数据和能够产生盲人文字的仪器结合起来,让盲人只要通过触摸,就能 了解到下一辆到达的是几路公交车等信息……第十三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现场,大学生们的创意上天入地,既有“高端大气 上档次”的无人直升机、智能机器人,又有贴近生活、创意新颖的“小玩意儿”,创新气息扑面而来。 “耕耘创新沃土,播下创新种子,行创新风雨,小树才能长成创新大树。”复旦大学团委书记高天说,为大学生自主创新搭建平台,是高校共青团要 唱好的一出大戏,“我们在思考,如何使看似枯燥无味的科技创新能够以更加时尚、更加有趣的形式呈现,并且有效地让学生习得科研过程中的相关技能,让创新的 种子入眼、入心。” 兴趣团队里的年轻人 “说实话,专家的眼光都是十分老辣的,几乎全盘否定了我们之前的想法,但同学们心服口服。这些专家意见精准地校正了我们的研究方向,进一步 修正了我们对于项目的设计。”清华大学学生刘景初至今对大二时参加的一次兴趣团队的实习调研记忆犹新,如今他已是所在的未来通信兴趣团队队长。正是那次他 作为普通团员参加的实习调研,让他对过去概念化的“创新”一词有了感性认识。 自2010年起,清华大学团委从学生自主创新的角度出发,发起“校企联合,学生自组,兴趣先导”的兴趣团队培养计划,与波音、东芝、EMC 等国际知名企业联合推动成立学生科技兴趣团队。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已经成立12支兴趣团队或协会,研究方向涉及通信、汽车、航空、新能源与未来城市、智能 机器人、云计算、互联网、医疗、中医药、人居、动漫等。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培养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大量实践证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