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母文化与粤港澳文化认同
中山大学中文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蒋明智
2009年4月10日
一、文化软实力、文化国力与文化认同
1、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在全球信息时代权力变迁的综合背景之下,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前美国国防部部长助理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软实力”理论。“软权力”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同化力与规制力。在今天这个全球信息时代,软权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差距最大的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军事实力,而是各种软力量。包括内部软力量如制度创新、人力资源、文化辐射力、凝聚力与亲和力、高科技研发能力和外部软力量如国家形象、国际机制的控制力、国际规则的创制力和国际义务的承担能力等。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软力量在综合国力结构中比硬力量更为重要。能否提升和强化解决软力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强国战略的必经之路。
“软实力”从理论上把以文化为主要因素的软实力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为国家制定其发展战略及参与国际竞争提供重要的理论参照。“文化国力”己经作为软实力的一种重要形态以及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成为国际力量平衡对比的重要因素。
当前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是:文化软实力本于价值观内容的文化的认同力。认同凝聚人心,认同产生吸引。因此,文化软实力最基本的要素是文化的凝聚力。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加强和谐文化的建设,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认同的源泉、基础和重要构成要素
所谓“认同”,即是一种“归属”的情感。 那些建立在共享世系、相信来自共同血缘祖先的主观情感,属于原生性的认同,它们对群体的构成至关重要。民俗文化即是构建原生性文化认同的可贵资源。
钟敬文先生曾提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三分法,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三个层次。其中的中下层文化,就是民俗文化。这种文化虽然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却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部分。钟敬文先生指出:“民俗是民族文化中最基础的部分,它与我们每个人都体戚相关。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民俗,如果说个人的身体所反映的是他与本民族的血缘联系的话,那么,一个地区的民俗所反映的则是这里的每个人与他的族体之间所具有的文化联系。”
粤、港、澳三地历史上曾属同一个行政区域,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血缘和史缘关系,不仅同为粤方言区,而且在文化上也同根同源。我们今天以龙母文化为个案,来探讨它在三地原生性文化认同构建中的意义和价值。
三、龙母文化的核心内容
1、龙母的传说
最早记载始于南朝刘宋年间沈怀远所作《南越志》。现据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所引:
《南越志》云: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居常涧中捕鱼以资日给。忽于水侧遇一卵大如斗,乃将归,置器中,经十许日,有一物如守宫,长尺余,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长五尺,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余头。稍长二尺许,得鱼渐多。常游波中,潆洄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而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光炳耀,谓曰:“龙子复来耶?”因蟠旋游戏,亲驯如初。秦始皇闻之,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致。”诏使者以元之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至始安江,去端溪千余里,龙辄引船还,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数四,使者惧而止,卒不能召媪。媪殒,瘗于江阴,龙子常为大波至墓侧,萦浪转沙以成坟,人谓之掘尾龙。今南人为船为龙摇尾,即此也。
2、传说所反映的龙崇拜观念
这一传说属于感神龙而诞生始祖神话的遗留。其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五帝”感龙而生的神话。这些感生神话也反映了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时期的氏族社会特征。在上述感生神话中,龙实际上是一个图腾,它充当了男性始祖的角色。正因如此,黄帝和炎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广袤华夏大地上的子民都是龙的传人。
3、龙的形态
4、龙母传说中的孝道伦理
龙母传说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最敏感的神经,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孝道观。
孝包括三层涵义:一是善事父母;二是尊祖敬宗;三是传宗接代。
龙母传说异文中的《人心不足蛇吞象》所传达的“割股疗亲”般的对父母的孝行。
史书上也有类似记载:据《宋史·孝义传》:太原的刘孝思,母病3年,他不但割股肉,还“断左乳以食母”。吕升则在他父亲失明后,“剖腹,探肝以救父疾”。
龙母庙对联对龙子孝道的称赞:“孝庙著多灵,果是感人怀母德;慈陵在心目,并非迷我信神权。”
在传统中国,“孝”是一种最重要的善行。《论语·学而第一》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如果一个人不能对父母尽孝,也就不能对国家尽忠。所以孝无论是对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态度,还是对国家的心意,对世界的秩序,甚或对万物的爱心,它所产生的效力,是十分深远的。就是在今天,它仍然有着积极作用。
5、龙母信仰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