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表达技巧一览表
(也适用于现代文阅读)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排比、设问、反问、夸张、对偶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用典) 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感物抒怀)、象征、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渲染、铺垫、讽喻(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用典、虚实结合、想象/联想丰富、以小见大、想象生动新奇、曲笔 等等 篇章结构 卒章显志、重章叠句 【特别注意】有时,分析“表达技巧”或“表达特色”还包括对语言和阅读效果的鉴赏。
高考近十年诗歌阅读
2004年16.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2005年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析】题中所谓“贯穿全篇”,即“微风”在以下三句诗中都有体现。按照这个思路去揣摩下面三句:推开门又使竹动的不可能是“故人”,因为作者用了个“疑”字,应该是微风;枝上露何以滴下,本来没风也可以自然下滴的,但想到题目的提示,当然就可以理解为是微风吹下的,“入幌”“拂绿琴埃”主语是什么,不可能是人,难道要让朋友来替自己拂去琴上的尘埃?所以主语也应是微风,作者希望微风掀帘进屋拂去琴上的尘埃。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清冷、幽静。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
【析】喧闹的环境又如何会有“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如些细腻的感知?景语即情,把环境渲染得如些清冷、幽静,是为了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为拂绿琴埃”。
【析】暗用俞伯牙、钟子期有关知音的的典故。伯牙的琴声只有钟子期能听懂,钟子期是他的知音。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意绪。琴上为何积满尘埃?长期没弹。为何长期没弹?像伯牙一样没有知音欣赏。作者希望风拂去琴上尘埃就是希望朋友到来自己重新弹琴。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来,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何当”二字,既见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
2006年12.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2007年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答案: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2008年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期货交易所交易时间 (2).doc
- 木方立杆承载力的计算.doc
- 未来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1[1]2.doc
- 本土宗教--道教在近代百年中的变迁.doc
- 本科教学实习.docx
- 本科生出国读研先听这100条建议.doc
- 朱之文主要经历(2011年) (2).doc
- 机会难得太原生活家教你样量房.docx
- 机房屏蔽系统-ok.doc
- 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作业1张敏.doc
- 渤海汽车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pdf
- 【生物】湖南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学生版).pdf
-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解读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pdf
- 【生物】湖南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解析版).pdf
- 【生物】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学生版) .pdf
- 华斯股份:2025年三季度报告.pdf
- 安徽省蚌埠市蚌埠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开学检测物理试卷.pdf
-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解析版).pdf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2025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pdf
-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