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pdf

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0 · 陶瓷 Ceramics 科技篇(综述)2015年01月 然而 由于碳化硅 陶瓷断裂韧性低 限制 了其应用与发 净成形。促使其在三维可设计低温烧结材料中得到广 展 ,随着近些年的深入研究 ,增韧碳化硅陶瓷已经从颗 泛应用。 粒相变增韧、晶须增韧、结构增韧到纤维增韧等一系列 Jin—ChulBae等 13]将碳纤维预 编制体埋 于盛 装 的发展 ,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可以改变并体现 出具有 聚碳硅烷粉末中,在 0.03~0.08MPa压力下加热将 金属的断裂特性 ,不会导致灾难性的破坏 ,然而碳纤维 聚碳硅烷融化浸渗于碳纤维编制体 中,冷却后在碘蒸 增韧补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能够最大限度抑制陶瓷缺 汽环境下固化 ,并于 1200℃、氩气条件下进行高温裂 陷的体积效应 ,有效偏折裂纹和最终纤维拔 出来消耗 解 ,重复以上工序 6次后 ,制备出的碳纤维增韧碳化硅 断裂能,从而发挥纤维的增韧和补强的作用,同时具有 复合材料密度为 1.75g/cm。,孔隙率为 13.2 。 碳化硅原有的一系列优 良性能 ,从而促使碳纤维增韧 马彦等 将碳纤维浸渍于浓度为 5 的溶于聚碳 碳化硅基复合材料在高温领域 的热交换、核裂变和核 硅烷、四正丁氧基锆和二乙烯基苯混合的溶液 中,然后 聚变、航空航天的发动机和赛车刹车片等领域广泛应 在 150。C交联 固化 2h,最后在氮气保护下,1200C进 用 ~ 行高温裂解。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在 1200。C的弯 曲强 度为 371MPa,弯 曲模量为 66.8GPa。因有锆 的存 1 碳 纤维增韧碳化硅基 复合材料制备 在 ,促使碳化硅基体 中形成高温陶瓷相,在烧蚀过程 中 形成一定的保护层,促使其具有较好的抗烧蚀性能。 技 术 1.2 反应烧结法 (ReactionBonding。RB) RB法又称强化烧结或活化烧结。该方法可在添 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加剂的作用下,使反应与烧结 同时进行的一种烧结方 碳纤维与碳化硅基间的界面结合状态、各物相间比例、 法 ,它是通过化学反应完成规定成分的合成 ,同时实现 纤维排列方式和纤维 的有效长度等 ,然而这些微观形 致密化烧结的~种工艺。该方法可以使用低成本原材 态取决于其制备 的技术。现阶段 ,碳纤维增韧碳化硅 料 ,并可适当地引入第二相颗粒。在相对较低 的温度 基复合 材料 的制备技术 主要有 :先 驱体浸渍 裂解法 下实现烧结 ,特别是材料在烧结后收缩极小 ,可 以通过 (PrecursorInfiltrationandPyrolysis,PIP)、反应烧结 坯体的原始形状来获得构件 的最终设计 ,从而大大降 法 (ReactionBonding,RB)、化 学气相渗透 法 fChemi— 低成本。因此 ,反应烧结技术是一种具有工业化生产 calVaporInfiltration,CVI)、液 相 烧 结 法 (Iiquid 的制备技术 。 PhaseSintering,IPS)、熔融渗硅法 (MeltSiliconIn— 李双等 利用注浆成形与反应烧结联合工艺 ,其 filtration,MSI) 、CVI+PIP联合 工艺法、PIP+ 将 C(--SiC、无定形碳和体积分数为30%的短碳纤维制 cVD+粉末烧结联合工艺法、cVD+MSI联合工艺法 备成料浆并注浆成形,将过量硅粉铺展于预制体上方 , 和 PIP+M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