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中毒106
急性中毒 2010.06 定义 大量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使机体受损并发生功能障碍,称之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病情急骤,变化迅速,必须尽快作出诊断与急救处理 简述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各种形式和剂量作用于人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生物学反应和病理变化,导致机体功能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包括化学品药物、植物和气体等。毒物进入人体后,在体内与体液、组织相互作用后可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表现,组织代谢和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病孩死亡或终身残疾。因摄入毒物而产生的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症状称为中毒。摄入毒物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中毒表现者称为急性中毒。中毒凡能引起中毒的物质均被视为毒物,毒物的范围很广。一些毒物对人体有剧烈毒性,如氰化物、有机磷等。 急性中毒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一种最常见类型,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常因好奇、缺乏识别而意外地接触中毒的药物而致中毒。因服用和接触毒物的种类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1、若临床表现为过度出现分泌物,如流涎、流泪、排尿、排便多、胃肠道不适和出现频繁的呕吐、瞳孔缩小、肌纤维颤动,甚至弛缓性麻痹、意识模糊、抽搐及昏迷,首先应考虑为胆碱能毒性反应,因为由于乙酰胆碱酯酶的降解受到干扰,使乙酰胆碱增多,可见于有机磷酯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3、当情绪不稳定、判断力下降、语言障碍、动作不协调、伴有眼球震颤,应考虑镇静剂或安眠药中毒。因为这类药物中毒,主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症状,最常见的是巴比妥类药物所致。但严重的可表现为呼吸抑制和各种反射减弱,致迟缓性或无反射性昏迷,有少数的可出现病理症。 小儿最常见的是食物中毒,如服了被细菌、毒物污染的食物后引起机体的一系列中毒症状,细菌性食物中毒如夏季的食物被细菌污染,食后引起的胃肠炎和中毒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消化道的症状,严重的伴有发热、脱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因为发症来势凶险,在托儿机构还易引起集体中毒,因为中毒后的潜伏时间不长,一定要争取在服后4小时内洗胃,以加快毒物的排出。 抢救措施包括: 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扩张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2、吸氧; 3、补充维B1、维生素K1; 4、阻止或延缓毒物的吸收,若为气体,应及时离开现场,若是消化道中毒应及时洗胃、催吐、导泻等。消除体内毒素; 5、加快毒物的排泄,清除体内肝、肾器官的毒素,可用护肝药物及血液透析,促使毒物尽早排出。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出现严重酸中毒的可用碳酸氢钠,液体选用4:3:2或3:2:1的液体,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 根据小儿的病情,在治疗时还需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有休克的用血管活性药物,体质较差者少量多次输血治疗。家长们应避免小儿接触毒性物质,以免引起小儿不必要的伤害。 中毒机制 1局部刺激、腐蚀作用:强酸、强碱可吸收组织中的水分并与蛋白质或脂肪相结合,能直接刺激皮肤或腐蚀皮肤或粘膜。 2缺氧:窒息性毒物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阻止氧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刺激性气体可引起肺水肿,妨碍肺泡的气体交换。 3麻醉作用:吸入性麻醉剂和有机溶剂,有强嗜脂性。脑组织和细胞膜脂类含量高,当上述化学蓄积于脑组织膜,干扰氧和葡萄糖变态反应:某些化学物质的基因具有半抗原性,当其进入人体内后可激发各种异常的免疫反应。如酯类、甲醛等可引起职业性哮喘。 中毒分类 1.食物中毒 2.药物中毒 3.毒物中毒 4.虫兽伤中毒 中毒原因 毒物品种繁多,按其使用范围和用途可分为下列几种: 1.工业性毒物 包括工业原材料,如化学溶剂、油漆、重金属汽油、氯气氰化物、甲醇硫化氢等。 2.农业性毒物 有机磷农药,化学除草剂,灭鼠药,化肥等。 3.药物过量中毒(poisoning) 许多药物(包括中药)过量均可导致中毒,如地高辛抗癫痫药,退热药麻醉镇静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4.动物性毒物 毒蛇、蜈蚣、蜂类蝎、蜘蛛、河豚、新鲜海蜇 5.食物性毒物 过期或霉变食品,腐败变质食物,有毒食品添加剂 6.植物性毒物 野蕈类,乌头,白果等。 7.其他 强酸强碱,一氧化碳,化妆品,洗涤剂,灭虫药等。 此外根据毒物的物理状态还可分为挥发性与非挥发性毒物,根据毒物吸收方式分为食入、吸入皮肤接触吸收性毒物等。 临床表现 1.皮肤和粘膜症状:如强酸、强碱、甲醛可灼伤皮肤和粘膜;亚硝酸盐、苯胺中毒能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症而出现发绀;皮肤粘膜呈现樱桃红见于氰化物及一氧化碳;皮肤黏膜潮红见于乙醇、阿托品及抗组胺类药物中毒;有机磷农药、毒蕈等中毒可使皮肤多汗;而四氯化碳、砷、蛇毒、毒蕈等可使皮肤黏膜出现黄疸。 2.眼部症状: 1)瞳孔扩大 :见于抗胆碱药(如阿托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