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粤教版选修《论语》十则
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厚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爱运动,仁厚的人爱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厚的人长寿。 1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有崇高志向的人。士,指普通人。 仁人:有仁德的人。 以:来,表示目所在。? 杀身:牺牲自己的生命。 【译文】 “志士仁人,没有为乞求苟全生命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仁道。” 儒道互补: 儒、道两家的思想差别很大,却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 中国的思想家往往建有这两种思想。 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一部 体散文集,是 孔子的 和 所辑录的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 》《 》《 》合称为 “四书”。 孔子,名 ?,字 , 家 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 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 来做事”。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 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入世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用:作用,功效。 和:和谐。 贵:好的,重要的。 道:方法,治世之道 斯:代词。 有所不行:所,和后面的动词或者形容词构成名词性词组。有所不行,有不按照礼仪来行事的。 而:连词,承接。 以:用。 节:节制。 亦:加强语气,不是也的意思。 也:语助词。 之:句中意思是“的”,句尾是代词。 有子说:“礼的应用,(遇事都能)以和谐为贵。古代圣明君主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也在于此,无论大事小事都按这个原则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一定的制度规矩)来加以制约,也是不可行的。” 译文: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领导,治理。 政:政令,法律。 齐:规范,统治。 免:避免、躲避。 格:纠正,引申为归服,归化。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领导百姓,使用刑罚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会求得暂时的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他们,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①仁:人性的情感。 ②如……何:古代常用句式,一般当中有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怎样对付它。礼:礼仪表现,礼尚往来的气氛。 ③乐:音乐表现,祥和景象。 译文: 一: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 二: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能讲礼仪吗?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能讲音乐吗?” 4、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知道命运,就无法成为君子;不知晓礼,就无法立身处事;不懂得分析别人的言语,就无法了解别人。” 5、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语言行为都符合礼。 复:使……归于,规范。 礼:这里泛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孔子认为周礼是最完善的。 为仁由己:要做到仁全靠自己。由:靠,凭。 译文: 颜渊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返归于周礼就是仁。一旦所有的人都约束自己返归于周礼,全天下就尽归于仁了。对仁的追求完全取决于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6、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知:通“智”,聪明,智慧。 知:了解,理解 达:通,明白。 举:提拔。 错:通“措”,安置,把……置于。 诸:之于。 枉:弯曲,不正,在文中是“邪恶”之意。 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