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跟进”促使动态生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效“跟进”促使动态生成概要1

有效“跟进”促使动态生成 ——追寻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之思考 泽国镇中心小学 陈金巧 【追寻的缘由】 与许多同行老师一样,曾经追求“精雕细琢”的数学课堂,在那样的课堂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程序严谨”,“提问精细恰当”,“采用多种媒体”,“板书精当美观”,“过渡语言周密设计”,“时间控制恰到好处”等等。然而这种课堂里,教师往往是自己预设的教案的忠实的执行者,学生也只能顺着教师的思路学习、讨论、实验,使我们与“精彩”失之交臂。这样的教学严重的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虽然课前进行预设,但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只能是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既包括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情况的全盘设计,也包括在课堂实际教学场景中,即兴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以及教师的处理。那么怎样营造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呢?这种生成怎样营造呢?营造动态生成性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是需要一种“跟进策略”。所谓“跟进策略”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情势的变化、发展而制定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好“跟进策略”可以营造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 【追寻与反思的足迹】 在执教三年级下册《分数的认识》一课里笔者数次使用“跟进策略”,营造了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律动。本文结合这一课的案例谈怎样使用跟进策略,并对如何有效使用跟进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善待错误,跟进使错误呈现精彩 在教学中,对于错误,许多教师通常看到的是消极的一面,千方百计避免学生出错。其实,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正是学生真实的思维方式的暴露。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教师要抓住这个“错点”把学生引向成功。不经曲折,何以悟真谛。要允许学生出错,在错中悟理,以误养正,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作用,学生许多错误解法的背后,往往孕育着可喜的创新因素,教师不可轻易给学生的回答判“死刑”,理解学生的异想天开,善待、宽容、理解学生的“错误”,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开辟一道成功之路。 片断回放一: 课件出示一个盘子,上面4个桃子。老师问:把这4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子,平均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每个学生都认为是。(一盘是4个,平均分给4只猴子,每只分到这盘桃的。) 师:如果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生脱口而出:分得这盘桃的。 大家竟一致认为每只小猴分得2个桃,把这盘桃平均分成4份,2个桃就是这盘桃的。 怎么办? 师随即改变了原本设计的思路:大家都认为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学生连连点头),但这仅仅是你们的猜想,要想证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需要…… 生:需要实验来验证。 【 “认识错误”是学生“正确认识”之母——特级教师华应龙指出:不出现错误的课堂是可怕的,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错误的对待学生的“错误”。在研究这节课之前,笔者曾经分别在不同层次的学校执教多遍这节课,尽管出现有学生回答“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2/4”,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1/2”。可是像这样的课堂上众口一词的认识是“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2/4”是教师所没有想到过的。此时老师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接受了挑战,冷静充分地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用心来挖掘这种错误的潜在价值,从而达到正确认识。于是,教师 “以退为进”,将这个“错误”转化为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动力,将学生引入实验验证的环节。】 片段继续 教师引导学生操作后,再请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是怎么分的。 生2到黑板上将4个桃平均分成两份。 师在旁问:你认为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生2:()。 下面的同学听了,忍不住举手要发言: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教师抓住时机,适时跟进,组织争论,请同意和的同学来说明自己的理由,在陈述时要争取将对方说服。 生3:我认为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因为一共有4个桃,每只小猴分2个桃,因此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生4:我反对。请问生3,你刚才在给小猴分桃时,是怎么分的? 生3:我是将这盘桃平均分成了2份? 生4:请问你为什么要分成2份? 生3:因为要分给两只小猴,所以平均分成2份。 生4:每只小猴分得这2份中的几份呢? 生3:每只小猴分得这2份中的1份。哦,我知道了,应该是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因为是把这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所以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生3的发言立即赢得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有效跟进使学生认识飞跃——当实验操作后,仍然有一些学生认为“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2/4”,教师再适时跟进,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争论,学生在对话中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错误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