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温州大学 cjliao@wzu.edu.cn 温州大学 cjliao@wzu.edu.cn * 主讲:廖传景 温州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第8节 社会影响 温州大学 cjliao@wzu.edu.cn * 知识点:从众的概念(识记,领会)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俗称“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 第一单元 从众 温州大学 cjliao@wzu.edu.cn * 2.关于从众的研究 阿希(S.Asch)的实验(1951、1956、1958) 阿希实验所用的卡片之一 A B C 温州大学 cjliao@wzu.edu.cn * 实验的特殊情境:每次实验有一个被试参加,让几个实验者同伙混在被试中间充当被试(假的),让他们说假话。实验时用一张方桌,真假被试围桌而坐。真被试总被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回答。如图所示: 18套卡片呈现18次,第1-6次假被试都作了正确的选择,第7次开始,假被试故意做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观察被试是从众还是独立。 温州大学 cjliao@wzu.edu.cn * 参加试验的被试,面对这一实验情境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 相信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前面几个人的眼睛有问题? ** 相信自己的判断正确还是多数人的判断正确? *** 当自己认为多数人作了错误的判断时候,能否坚持自己的意见予以抵制? 实验进程 温州大学 cjliao@wzu.edu.cn * 实验结果: 3次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 大约有1/4到1/3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每次的选择无一次从众行为。 **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从众反应为75%(12次中有9次)。 *** 所有被试平均有总数的1/3作了从众反应。 温州大学 cjliao@wzu.edu.cn * 实验结束后,询问个别被试,发生错误选择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三: * 被试确是观察发生了错误,把他人的反应作为自己的参考点——直觉的歪曲——较少。 ** 被试虽然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他人不同,但却认为多数人总比自己正确些——判断歪曲。 此系从众行为,被试相信多数人。属于这种情况的被试较多。 此系从众行为。行动上相符,内心却不以为然。一旦压力解除,便会恢复认知。 *** 被试明明知道他人的反应是错误的,但自己却跟着也做出错误的反应——行为的歪曲。 温州大学 cjliao@wzu.edu.cn * 从众的原因 总体表述:由于实际存在和人们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团体压力,使人们产生了符合社会、团体要求的行为与信念,个人不仅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而且在信念上也改变了原来的观点。 温州大学 cjliao@wzu.edu.cn * 详细原因分析 (1)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景中,人们由于缺乏进行适当行为的知识,因而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行为引导。其他多数人的行为,成为首选的参照系统。 如:国外旅行、购物,“托儿”等。 (2)对偏离的恐惧: 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任何群体都有维持自身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3)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对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自我价值的认同。情感联系,个体通过维护群体形象来维护自我价值。 兰博特:当教徒们听到不利于自己宗教的评价时,甘愿忍受更大的疼痛来显示自己宗教的不容怀疑。 温州大学 cjliao@wzu.edu.cn *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分析 (1)团体的规模: 压力21,32,群体在4人以上,从众率不再明显变化。阿希(1951)杰拉德(1968)重复阿希实验,得出同样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随群体人数的增加而上升。 米尔格拉姆(1969)“社会感染实验”。 温州大学 cjliao@wzu.edu.cn * **团体中,与个人条件相类似的其他成员的行为,也会影响个人的从众行为。人们往往倾向于参照那些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的行为表现。 *团体的吸引力大小,个体对团体的依恋性、团体内部的团结性和团结气氛等都能影响人们的从众行为。 (2)团体的特点 (3)群体的一致性: 团体中,个别人的反从众行为是抵消从众行为的一个因素。 温州大学 cjliao@wzu.edu.cn * (5)个体的心理特征: 个人的心理特点,如需要、情绪、智力、自信心等与其从众行为有关。 (6)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高低与从众行为有关。 (4)群体的肯定程度 判断标准客观↑ 自我肯定↑ 从众率↓ 重视社会评价、敏感、忧心忡忡、智力水平低、自尊心弱的人,都较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温州大学 cjliao@wzu.edu.cn *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知识点:社会促进的概念(领会) 也称社会助长,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