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电子认证机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 暨南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13l期
No.62007 of andSocial SumNo.131
JournalJinan Sciences)
University(Philosophy
论电子认证机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刘 颖,孙志煜
(暨南大学法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 我国《电子签名法从单一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将电子认证机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规定为
过错原则,无论是从立法技术还是利益平衡来看,此归责原则略显僵化。电子认证机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应区分违约、侵权两种不同行为,电子认证机构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应为无过错责任原则。
[关键词】 电子认证机构;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I)923.99
的基础为何?其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如何确
一、导 言 定?要解答这些疑问,必须明确电子认证机构
与电子签名人、电子签名依赖方之间的法律关
作为在电子商务中为用户颁发数字证书, 系,探析电子认证机构与这两者之间的法律关
以保障电子交易安全的机构,电子认证机构 系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当可适用同一归责原
则;如果迥异,则要寻思是否可用同一归责原
(CertificationAuthority)的认证可以确保电子商
务交易当事人身份的真实性,并能保证所传递 则,是否具合理性?如不能适用同一归责原则,
的数据电文完整且未受到他人的截取、删改。 则选择何种归责原则,其依据何在?下文拟循
从此种意义上来说,电子认证机构的产生,为电 此路径,来探讨我国电子认证机构民事责任的
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平台。但 归责原则。
随着电子认证机构的介入,原本较为简单的电
子商务交易法律关系变得复杂。即,原本只存 二、我国电子认证机构归责原则现状
在于电子商务交易方之间的法律关系,随着电
子认证机构的加入,演变为电子签名人、电子认 归责原则是指以何种根据确认和追究行为
证机构、电子签名依赖方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 人的民事责任,它所解决的是行为人之所以承
法律关系。此外,由于电子认证机构这个第三 担民事责任的基础问题。它虽然不是民法的基
方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还承担了一定的证明 本原则,但它决定着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
责任,问题也随之而来,因电子认证机构的原因 的承担、赔偿的范围及免责事由。因此,不同的
造成电子签名人、电子签名依赖方的损失,电子 归责原则的确定,对责任制度的内容起着决定
认证机构是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承担责任 性的作用。在电子认证过程中,归责原则的确
[收稿日期】 2006—12—28
[作者简介]刘颖(1962一),男,湖北武汉人,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网络与电子商务法、国际经
济法、金融法研究。
孙志煜(19r77一),男,江西万安人,法学硕士.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法、国际经济法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计算机信息交易法律问题研究(批准号:05G一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
与中国电子商务法律研究)(批准号:07BFX—079)。
第29卷第6期
文档评论(0)